今年以來有一類商品很夯,席捲國內基金也與保險業,那就是—目標到期基金,或是連結目標到期基金的保單。根據統計,2018年截至10月底止,國內就有89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11月國內投信公司還有5檔商品正在送件,幾乎都是鎖定新興市場到期債券,包括宏利投信、大華銀投信等公司持續送件,顯示投信業者仍看好境內投資人對相關產品的收益需求。
資產管理業者分析,目標到期債券熱度持續,主要歸功於動盪不安的投資環境,投資追求成長之餘,開始趨於保守,想要轉入更安穩、具有穩健收益特性的債券資產,因此除了散戶市場外,也吸引不少壽險公司聯手基金業者,推出結合目標到期債券的壽險保單,這類基金以特定期間鎖定債息收益而受到壽險及保守型資金青睞。
到期即可拿回本利
所謂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望文生義,就是一種債券基金,但不同的是,這種基金在成立之初,就會預設一個到期時間,例如4年或6年;基金募集完畢後,管理團隊會買進年期相配合的債券。以台灣目前市面上的這類產品來看,一般持有60檔左右的債券。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目標,是希望持有的債券在其基本面債信不惡化的前提下,可以持有到期,以避開期間的市場價格波動。當預設的期限到時,基金即解散,將本利退還給投資人。
這類商品有多受歡迎,從圖1可以看出端倪。從今年1月以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規模逐月攀升,相關相關基金規模已將近新台幣1,300億元,短短兩年規模翻倍成長33倍。
隨著市場波動加劇,及中美貿易戰爭與地緣風險增溫,投資人的風險意識也隨之提高的情況下,基金業者樂觀預估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銷售熱度將可延續到2019年。
退休規劃新選擇
這類商品受市場青睞的另一個主因是:適合用來作為規劃退休的工具。例如預計6年後退休、10年後退休,就把它作為存個人退休金的選項之一,年期一到,就可以拿回一筆本金加利息(債息或保險宣告利率)。因為退休規畫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確切可以領到」,因此這類商品也深受屆退族的喜愛。
要提醒的是,投資人容易有個迷思,容易誤認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是一種「保本保息」的商品,事實上不然!投資人還是要承受債券違約的風險和匯率風險。雖然這類基金的設計,就是希望在基金設定的年期到時,投資組合中持有的債券也悉數到期,投資人可將本、息領回,但若在期間發生重大違約事件(倒債風險),投資人還是可能會蒙受損失。
圖:境內發行目標到期債券基金規模
資料來源:Cmoney、經濟日報
資料日期:統計至2018/10月底止,以海外投資等級-目標到期型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