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領先思維系列>的第一份報告,我們探討亞洲退休金改革面對的各項結構性挑戰。我們在過程中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審視退休金的可持續性,並深入研究以下三個亞洲市場的獨特退休金改革歷程:中國、馬來西亞和香港。
在本報告中,我們把焦點轉移至退休人士,面對日益不明朗的總體經濟環境,他們在未來數十年需要作出重大的儲蓄和投資決策。重要的是,本報告亦會闡述當前長期低報酬年代預期會帶來的挑戰。
在以下章節中,我們深入探討香港和新加坡市場,透過分析歷史數據,更詳細地檢視上述挑戰,以了解兩地退休人士面對退休缺口的機率。
雙城故事
香港和新加坡有許多相同之處,兩地均憑藉港口帶動經濟冒起,並利用本身的貿易優勢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若干領域而言,為居民提供全球最佳的生活品質。
較少為人所知是兩地均設立了成功的退休基金:強制性公積金和中央公積金。兩者均以確定提撥的方式運作,對大部份勞工來說屬強制性質,而且是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公共退休金計劃。
至於退休金的受益人(即兩地居民),他們都面對共同挑戰,包括租金收益率下跌(因為房地產價格上升)和醫療及房屋等範疇的通膨上升。這些挑戰不禁令人產生疑問:退休後如何才能持續地獲得資金,以維持最基本或充裕的生活?
在下文,我們會講述兩地在公營事業和私人企業退休安排上的重大差別,這些安排為鄰近地區提供有用的參考。
1. 個案研究1:香港
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於20年前成立,規定僱主和勞工分別提撥5%的強制性繳款,而這些款項交由資產管理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