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領先思維系列>的第一份報告,我們探討亞洲退休金改革面對的各項結構性挑戰。我們在過程中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審視退休金的可持續性,並深入研究以下三個亞洲市場的獨特退休金改革歷程:中國、馬來西亞和香港。
在本報告中,我們把焦點轉移至退休人士,面對日益不明朗的總體經濟環境,他們在未來數十年需要作出重大的儲蓄和投資決策。重要的是,本報告亦會闡述當前長期低報酬年代預期會帶來的挑戰。
了解個人需要的現金流
宏利近日在香港和新加坡進行調查,以了解當地居民對退休儲蓄的預期。最新的香港調查顯示,香港受訪者預期在退休時每人的儲蓄為397萬港幣(約510,000美元)。[1]至於新加坡,相關金額更高,當地受訪者計劃為退休生活儲蓄每人最少930,000新加坡幣(約700,000美元)。[2]兩地受訪者預期擁有上述資金,便能夠在退休後應付基本需要和享受相對舒適的生活。然而實際上,大部份人的存款都可能無法達到上述水準,而且不少人可能會在退休後某個階段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
本部份探討出現資金短缺的可能性。為此,我們將利用香港和新加坡的兩個假設例子,以必要開支為基礎,並根據特定退休投資組合的已投資資產,說明夫婦在退休後某個階段出現資金/收入短缺的可能性。因此,與退休生活有關的其他計劃,例如旅遊、休閒與娛樂、健身和醫療保健升級等並不包括在內。
我們已在附錄列舉所有假設,以下是部份主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