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股市參與者,都是以短期交易及中期波段投資為主,只有少數人以長期持有、股息股利配發作為獲利的來源,因此多數人在買進之初,心裡就在想著何時要賣了。畢竟股票沒有賣出,帳上的損益只能說是紙上富貴,不算真正落袋。
我建議投資人(非長期投資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將持股出清,也許是三個月、六個月或者一年都無妨,股票出清,心情也跟著「輕」起來,然後可以用客觀的態度,重新檢視自己的資產配置與未來規畫。
我學股神,總是「賣太早」
退場的原則分成兩個方向:一是獲利退場;另一則是虧損出場。在討論有關獲利退場的賣出訊號前,建議投資人要有一種心態:「不要想賣在最高點」。
股神巴菲特在投資界屹立不搖,有人問他操作上有什麼應該改進的地方,他謙稱說:「總是賣太早了!」但事實上,賣太早就是股神能創造出傲人績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資要獲利,就是要克服貪婪與恐懼,獲利出脫時就是要先克服貪婪、想賣最高點的心態。
四個大漲訊號,研判是否該獲利出場
關於獲利出場訊號的研判,大致有以下四種現象要特別留意:
1. 目標價調高,留意股價開始進入不理性區間
當買進某檔股票、成為核心持股標的時,投資人心裡一定會訂出一個目標價,這個價位一般來說是最具參考價值的。如果股價如預期中上漲,甚至在後段有漲勢加速的現象時,多數人會再調高目標價。
至於調高的理由,往往是股價上漲後已貼近目標價,或是因為股價上漲,所以預估變得樂觀,例如調高獲利或合理本益比的倍數。在這種情形下調高目標價做法是不嚴謹的,其中暗示著股價開始進入不理性的區間,這時候建議以逢高出脫為原則。
這種情況很常見,我也經常閱讀一些調高個股評等的外資報告,但仔細比較前次內容,其實每股盈餘僅有微幅的修改,之所以將目標價上調,差別只在於合理本益比大幅調升。
2. 利多公布,要考慮兩種性質
若是屬於一次性利多公布,例如資產處分利益、資產重估的增值、子公司上市櫃掛牌的釋股利益等,這些都是容易看見的一次性事件,投資人應該站在賣方。許多時候股價的上漲就在於那個夢,一旦實現就要開始接受多方嚴厲的評估標準,所以利多的類型若是一次性,那麼實現的時候通常就是股價的高點。
另一種利多過去並未在股價上表現出來,但是對公司有長期正面的幫助,那麼公布後股價就算攀升,投資人也無須急著出脫,應該重新評估影響性,例如合併案的綜效評估、財報公告後損益優於預期等,再決定新的目標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