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思維?簡單說,就是挑戰沒有答案的問題,找出暫時的預設答案,再重寫問題和答案。當然,這並不是正確解答,只是暫時的答案。
我們可以從各種觀點、立場,檢討自己的思考方法、拿捏準則,然後再舉出很多支撐的理由、根據,並靠自己的力量去考慮、選擇。在考慮的過程中,再假設別的意見、並對自己提出反駁,然後進行通盤的思考,讓自己能夠理解、並認同自己的論點。
爭論並不是和別人爭,自己一個人挑戰沒答案的問題時,也是一種爭論。
自己的論點,自己要先認同,才能夠得到別人的信服。連你都無法認同的論點,別人更不會相信。自己能夠認同的根據和選擇,便是獲得他人認同的力量,我認為這就是說服力。而說服力,是支撐爭論邏輯最強大的力量。
但是,人在思考某件事情時,容易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便不了了之。也就是說,實際能找出答案的人很少,多數人心中仍懷抱許多未解決的問題。不過,這原本就是開放式問題,所以何時結束都可以。而保留判斷,也是一種暫時的預設答案,擺著不解決,也無妨。
不過,所謂未解決,就表示問題沒有消失。就算忘了,心裡還是記得,一天又一天地藏在心底。這期間,人會累積各種經驗、思考各種事情。所以,這部分的記憶,便像偷偷在湖底靜靜成長的球藻一樣,不知不覺中逐漸茁壯。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歲月當中,有人不知不覺中解決了問題,找到答案;也有人在若干年後,取出已經長大的球藻,重新開始思考。
因此,不需要焦急。現在沒有答案,就是沒有答案。找不出答案,卻又捨不得放棄的問題,未來還是有解決的可能性。所以,現在沒答案沒關係,只要用心好好把問題記下來,疑問、煩惱在思考過後,再悄悄將它們沉入記憶的湖底。然後,用心呵護容易受傷的球藻,並悠然自得地等待記憶成長。
這也是一種思維、一種爭論的形態,或許,這才是最典型的思維。我把這種思維稱為「球藻型思維」。縱使現在沒有答案,只要把問題放在心中好好培育,總有一天,一定能夠找出解決方法。(本文摘自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