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重點放在「如何恢復」,那結果幾乎是註定要失敗。且不提每位醫師都有自己的理論和做法,光是復健的辛苦、身體的煎熬,就足以使放棄成為何裡又輕鬆的選擇。我不願太誇大這段心路歷程,但就在受傷、困惑、無助時,我發現要躍入未知的深淵需要勇氣,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享受冒險的刺激,突破面臨的困境。裹足不前比下定決心容易得多,即使人事已非,我們也寧願待在熟悉的環境中,因為我們對未知感到恐懼。我們都希望追求精神的復興,了解存在比擁有更重要,但我們沒有付諸行動,等於拒絕為自己創造豐富而非凡的人生。
顯然,不需什麼特殊的經歷,我們很自然的就會嚮往成功。但每一個擁有非凡人生的人,幾乎都有一段「療癒」故事,讓他領悟非凡和成功不同。我將自己的經歷比喻為製作銀藝品的過程:銀匠首先將珍貴的銀融化。但每缸液態銀對相同溫度的反應都不同,銀匠只有一種判別時機的方式──能從液態銀的表面看清自己的映像時,便可動工鑄造銀藝品。
每當我感到如銀匠鑄造的「鍛煉」時,我便直視自己鏡中的雙眼,直到看清自己的模樣。於是,我做好準備,重新鑄造現有的自己,使自己更進一步。(這就像中年危機,我們驟然發現自己原來不是自己認為的樣子。只是大部分人的中年危機發生在40歲,我的則是發生在22歲。)(本文摘自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