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一定要去無米樂喔!」
許多在臺南遇到的人都熱情的向我推薦。
「唔,那是在哪裡啊?」
我隨口一問,沒想到所有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我。
原來,「無米樂」並不是地名,而是指2005年上映的臺灣紀錄片。這部片的拍攝地點是臺南北部的後壁區菁寮里,內容記錄當地農民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引起廣大迴響。
無米樂,臺語念做「bo mi lo」,是指即使沒有米還是要快樂過生活。不管是遇到米糧歉收的「歹年冬」,或是受到颱風等天災影響,都要樂觀積極、隨遇而安。
既然沒有米就無法生活,那麼「無米也快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於是立刻去訂了這張DVD一探究竟。
我翻開臺南市地圖,找到了菁寮里──大約是半徑500公尺的小鎮。紀錄片裡採訪了4戶當地的稻農,老伯們一早先向路邊的道教神明「玉皇大帝」拜拜,接著就開始一邊耕種,一邊哼起日本歌謠。
無論風吹、日曬或雨淋,他們都牽著水牛一起下田。一塊田的收穫必須經過育苗、灌溉、插秧、噴灑農藥、施肥、收割等過程,一年四季周而復始,農民幾乎沒有假期可言。但畫面裡流動的是恬靜的農村景色,在大自然環繞下,他們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紀錄片裡的老伯們用臺語交談,卻哼唱著日文歌曲:
「嘰嘰喳喳,嘰喳喳,麻雀學校的老師啊~」
這部花了2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在臺灣造成轟動,菁寮里也因此聲名遠播。
對於沒住過鄉下的我來說農業十分遙遠,小時候如果沒把飯吃完,母親就會生氣的罵我:「你不知道農夫多辛苦嗎!」對於在都市長大的我來說,真的很難想像農夫的辛勞。
我造訪菁寮的時候剛好是冬天,臺南北部放眼望去是一片片褐色的農地,道路兩旁的樹葉也都掉光了,瀰漫著蕭條的氣息。我很少在臺灣其他地方見到類似的風景,這讓我想起之前去中國旅行,車子經過以煤礦聞名的山西省時看到的景象。
因為《無米樂》而一夕成名的菁寮,在種植稻米前,原本其實是以大量栽培染料植物「菁仔」而發達,也因此有了這個地名。等到開始種稻之後,因為地處交通要衝,物資匯集於此,在清朝就發展得相當興盛。然而,日治時代的鐵路舖設使得交通重心移往其他地方,菁寮因此日漸沒落。
現在留在這裡的以老人家居多,且多以務農為主。
我拜訪了紀錄片的主角之一黃崑濱先生的米店,來這裡買米和雜糧的顧客都叫他「崑濱伯」。
黃伯伯用流暢的日語介紹自己出生於「昭和4年(1929年)12月12日」,還滔滔不絕的跟我分享他對農業的看法,坐在一旁的妻子雖然不多話,但當黃伯伯為了招呼其他客人而暫時離開時,她就會帶著靦腆的微笑用日語向我搭話:
「日本時代的教育很好,日本人老師也都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