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可口可樂旗下知名品牌 (資料來源:Coca Cola網站) 表:關鍵數據摘要(綠色表示符合我的標準)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報告) 可口可樂企業質化分析 談到可口可樂,想必多數一般消費者只認識可口可樂這樣知名的碳酸汽水。的確,可口可樂絕對享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地位,然而,KO擁有的超出汽水許多,KO擁有超過3,600項產品,即使每天喝一種,都需要耗費9年時間。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20大品牌中,其中就有14項是「非」碳酸飲料。 圖:可口可樂的20大品牌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報告) 圖:在全球,KO同時在多樣飲料領域中都是領導者,以KO的商品品項分類,排名如下: No1.碳酸汽水;No1.果汁;No2.能量飲料;No2.運動飲料;No2.水;No3.茶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報告) 圖:以地理地域分類,排名如下(Sparking指的為碳酸飲料,Still則為「非」碳酸飲料)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報告) 因此,可口可樂不只是賣可樂,更不是一家蘇打汽水的企業,而該認為KO是一家全球化的飲料企業。KO的成長模式非常容易想像,只要愈來愈多人願意喝飲料,那麼KO就會繼續成長,而KO的售價本來就容易讓愈來愈多人負擔的起。根據KO的預估,2015~2020年,全球將再增加7億的中產階級,共增加個人消費額20兆美元,其中將增加3,000億美元為飲料市場。 圖:2015~2020年飲料市場將增加3,000億美元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報告) 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以及年輕消費者口味改變,過去10年碳酸飲料(CSD)的銷售量已下降17%,CSD已漸漸被瓶裝水,能量飲料,茶飲等取代。與Pepsi相比,KO僅跨足飲料產業,Pepsi的優勢在於多了均衡的飲料,食品與零食區塊。PEP超過2/3的營收來自於零食與食品,反而還高於飲料,反觀KO則有超過70%營收來自於氣泡與碳酸飲料,不過,全球KO卻也享有全球將近50%的市占率。 正因如此,少了持品與零食區塊的分散效果,KO在口未改變的趨勢中,其經營壓力確實會比Pepsi來的大。但我必須強調,我並非認為Pepsi比Coca Cola優異,Pepsi的獲利只有1/3來自於飲料,剩餘2/3來自食品與零食,因此,Pepsi反而比較像是Coca cola與General Mill通用磨坊食品的綜合體,只是目前能與KO相提並論的也僅有Pepsi。 從2013年起,KO開啟了一項重要的專案,名為長期經濟型獲利模型,希望達成年化成長率10%的目標,其中7%由銷售與獲利成長來獲得,剩下的3%則來 自於生產效能與效率改善,預期在2019年時,透過效率改善後,每年能省下30億美元的費用與支出,如以近5年的平均營收460億美元計算,則相當於營業利潤率能上升6.5%(30/460=6.5),如能達成,這絕對是非常大的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