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分析多數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東結構,你會發現,除了少部分是個人創立,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有能力在主板市場上市之外,其他企業的主要股東多半是地方政府、地區銀行、證券公司及國營企業,也就是說:幕後老闆其實都是政府。
這些國有資產管理局(SAMB)和國營企業的經理人,往往是政府派任。出任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經理人大多是官員,對該產業毫無經驗,只是因為政府持有該產業相關公司的股份。不過,這些人卻擁有企業資產的主控權,經營績效不是來自投資收益,而是政府政策的執行力。至於國營企業的經理人稍微好一些,至少還擁有產業相關背景,對於企業獲利也比較用心。但國營企業同樣都是國家所有,仍然負有政策執行的責任,而這會削弱他們專注於追求獲利的動機。
這表示許多中國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只花少部分時間在管理和經營企業上,對於驅動公司成長和增加競爭力都幫助有限。他們的心思全部(或大部分)放在政治表現上,其次才會考慮到企業的經營績效。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的這種商業─政治的分裂人格,是國營企業獲利能力和生產能力(或是效率)不如民營企業表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即使經濟成長強勁,中國股市的表現卻遠不如預期的理由。
如何觀察一家公司的政商人脈?
不論上市與否,也不管民營或國營,要在中國投資就應該了解這些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態,才能確知它們真正的競爭實力。這也意味著,我們不僅要看營收成長和獲利等等一般的財務指標,還要看是哪些人在經營公司,以及觀察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程度,同時也要觀察媒體與同業對他們的評價、他們的道德立場以及他們與政府和政治的親疏程度。
政治影響力的另一個觀察指標,是民營企業收到國家補貼的金額數字。有時候同樣是民營企業,得到的政府補貼數字卻天差地遠。獨立研究機構參透中國(Fathom China)的總裁傅睦友(Matthew Forney)在2013年第2季的《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海綿的寄生生活〉(Sponging a Living),文中以該機構研究的50家在美國和香港掛牌的中國民營企業為例,以相當的篇幅描述了政府補貼的差異。研究顯示,其中17家公司收受政府補貼的金額超過公司淨利的5%,而當中有7家更超過了10%。
這是令人驚訝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公司的獲利能力其實遠低於財報上所公布的數字(再次強調仔細查核財務資料真的相當重要)。即使身分上是民營企業,卻有著濃厚的國營色彩。這類補貼在會計上通常是以「其他收入」表示,最後呈現在獲利數字上,而對於「其他收入」的來源則三緘其口。有些公司聲稱這些補貼是地方政府在合法權限下給予企業的協助。但傅睦友質疑如此大額的補貼,其實是中央政府給的。他同時指出有些公司得到的補貼特別多,多半是因為政府的某種政治偏袒;建立旗艦品牌,扶植部分樣板成為產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