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陰影」所投射出來的「幻覺」,也是一種我們無從意識到的內在假設。假設裡因為承載了不為己知的情感,投影出來的想像就會逐漸取代彼此之間的真實關係。
一般來說,陰影會先投射在同性別的人身上,所以在同性的交往裡,你可能會迴避與某類型的人相處,或特別偏好接觸某類型的人,然而到了另一個時期,這些投射卻又轉移到相反性別的人身上。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位男士原本最討厭的是那些性格軟弱的男同事,沒想到工作年資漸長後,卻對職場上性格強勢的女人更為反感。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當出現這樣的(性別投射)轉變,是因為遇上了內在(無意識)的自己。雖然自覺是某些對象害你衰,但可能在你心裡轉不過去的議題,才是背後的元凶(換句話說,不是那些性格軟弱的人出了問題,而是你內在無法包容性格軟弱的人才出了問題);雖然表面上看來好像是你面臨工作低潮,但其實是住在無意識裡的你,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自己隱藏的性格特質,推動我們成為一個更為完整的人(也就是說,不是你無法包容性格軟弱的人,而是你不想包容性格也有部分軟弱的自己)。是的,雖然我們很不願承認,但那些職場上的「小人」,其實正是派來幫助自己「看見」、甚至「修煉」內在議題的「貴人」。
噢,我這麼說並非要矯情地提倡「愛小人」運動,我們仍然有權利討厭小人、打小人。然而,卻不能否認:因為他們的存在,或許我們才更真實地認識了自己。(本文摘自商業周刊出版 《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第4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