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二》思考進出場的理由及條件
每個人在下單之前,一定都是經過思考後,有了許多理由,才會執行這次的下單動作,而我總是會把自己進場的理由寫下來,並同時去思考,後續的行動該如何?當還要確認的東西有哪些?而之後,當這些理由消失時,又該怎麼處理呢?而且建議這些思考的流程,儘量在非交易時間時來完成,可以是晚上忙完所有工作後,或是週日較為悠閒的時刻,將自己的思緒沉澱後,思考、消化所有的訊息,再寫下自己所設定的條件,就可避免盤中因情緒起伏而影響自身的想法。
要點三》定期更新近況,以判斷是否需要修改進出場條件
承上所說,設定好條件後,更重要的是去追蹤這些條件是否有改變,比如說,因為一家公司營收開始成長而買進,後續當然每個月要去關心營收是否持續成長,或是已經遇到瓶頸,再者,成長的營收是否有反應在EPS上?因為若是營收成長,但EPS卻跟不上,那可能代表著獲利品質的衰退,也不是好消息⋯⋯,所以這些後續的新變化,會影響著當初買進的理由,因此持續追蹤是非常必要的!
要點四》最重要的是,徹底執行自己所設定的條件
最後,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貫徹執行,否則前面的計畫擬定的再漂亮也都是沒有用的,這點也是最難做到的部分,因為這牽扯到人性。舉個例子來說,若是看上一家公司,因為營收大幅增長,股價已經走高了一段,這時判斷他還會再成長,因為下單敲進,結果隔月卻出現營收衰退30%的情況,股價下跌已產生了虧損,此時應該遵守自己的紀律出場,但有些人看到虧損就不願出場,於是就開始找理由來說服自己,1個月的營收衰退應該是還可以原諒的吧?說不定只是拉單速度稍慢一點而已,應該要再多觀察1、2個月吧?萬一不幸,下個月仍舊衰退,說不定就又找新的理由了,也許想說,等一下季報看看吧⋯⋯,於是愈拖下去,就會讓原本小額的虧損漸漸變大,許多高價股從高點下來時常常可以看到抱持這樣心態的人,但往往你愈是砍不下手的部位,就愈是會讓你受到嚴重的傷害。
上面提到的這些需要思考決定的條件,就是屬於每個投資者獨一無二的進場參數,也因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所以更要仔細的去思考,什麼樣的風險適合自己,若是每次進場都全力衝刺,壓下全部的資產,反而讓自己覺得壓力過大,無法冷靜思考,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一定要好好的停下來,從新整理自己,也許當初覺得能承受的風險,並不如所認為的那樣輕鬆?也許該調整一下投入的比率?
我一直認為,冷靜思考與貫徹執行,絕對是走在投資路上必備的兩個心理素質。
小檔案_緩投資.慢生活
陳啟祥,投資經歷10年,2007年以20萬元投入股市,2011年摸索出自己的操盤方法,至今累積550萬元股市資金,累積投資報酬率高達100%。他認為價值投資者應該是所有投資/投機者中最輕鬆的一群人,因為不必盯著盤面上下跳動的數字,也不必關心三大法人的動作或是算計著主力進出,只需要回歸投資最基礎的核心,去思考什麼是股票?什麼是企業?然後等待著甜美價位的到來。
緩投資.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