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到來,許多人在新的年度穿新衣、戴新帽之餘,也開始計畫購入新車。除了為愛車加上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之外,如果是自己的車子有損傷時,哪些保單可以提供保障,也是車主關心的重點。
然而車主為愛車投保時,首先要搞懂各類車險保障的範圍,例如第三人責任險的保障範圍,是車外(意即他人)的人身與車體損害,即使自己的車子有碰傷,也無法申請理賠。而「車體險」,便是用於保障自己的車子因交通事故,或是其餘原因造成的損傷。
車體險可依照保障的範圍,分為甲式、乙式與丙式3種類型,甲式車體險涵蓋的範圍最廣,可以說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只要車體出現損壞就會賠償,也因此保費相對最高。部分產險公司有提供丁式車體險,保障範圍與丙式相同,只是理賠金額有規定的上限,當然保費會跟著下降。
車主的年紀與性別也會影響車體險的保費,通常30~60歲之間的保費相對便宜,而女性駕駛人的保費會比男性駕駛人低。選擇車體險時,儘管甲式車體險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申請理賠,但光保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加上車子會隨時間折舊,一般建議車主購買丙式車險,有餘裕的話再考慮乙式即可。
精打細算的車主若想要節省保費,可考慮從「限定駕駛」著手。例如購買有限定駕駛為車主與配偶的乙式車體險,便可減少35%的保費,保障範圍仍然相同。但如果車輛借給不在限定駕駛名單中的人,而發生損壞時,就無法獲得理賠。
另外,購買甲式與乙式車險的車主,一定會留意到有「自負額」的規定,意思是當車主自行負擔至一定金額以上時,才會啟動理賠。通常基本自負額為第一次自負3,000元、第2次自負5,000元,第3次之後就要自負7,000元。當車主拉高自負額,例如提高至1萬元,同樣能降低保費,並達到警惕自己小心駕駛的作用。
保持自身無肇事的優良紀錄,也可以享有優惠,像是1年未有肇事出險紀錄可優惠20%保費、2年沒有紀錄可以優惠40%等。但是相對的,如果車主有肇事出險紀錄,保費同樣會依照次數,按比例向上增加,例如3年內出險過1次則保費不變,2次就會加費20%,因此車主千萬不要有多賠多賺的心態。
延伸閱讀
▶買百萬車投保竊盜險 保額可能不到百萬!
▶車禍糾紛不斷 因為強制險的理賠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