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賺得更多、恐懼錯失機會、好與其他人比較的個性、群體的影響和成功投資的夢想,這些因素幾乎都普遍存在。因此,他們對大多數投資人和市場都有深遠的集體影響,結果就是出現錯誤,而這些錯誤頻繁、普遍,還會重複發生。
定價錯誤、認知錯誤、其他人犯下的錯誤,這些市場的無效率會提供創造優異報酬的潛在機會。事實上,利用這些機會是保持績效超越市場的唯一途徑。為了脫穎而出,面對這些錯誤時,你必須站在正確的一邊。
導致錯誤決策的七種心態
為什麼會發生錯誤?因為投資是人類的行為,大部分受到心態和情緒控制。
許多人都有足夠的才智能夠分析資料,但是很少有人能深入觀察事物,承受心理面帶來的強大影響。換句話說,很多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分析認知得到相似的結論,但卻會因為受到不同的心理影響,根據這些結論而有截然不同的行動。最大的投資偏誤並不是來自資訊或分析,而是來自心態。投資人的心態包括很多不同的要素,我們會在這章逐一探討,但要記住一項關鍵,這些導致決策錯誤的要素,很多都屬於「人性」。
渴望金錢是破壞投資人努力的第一種情緒,尤其當渴望轉變成貪婪時更是如此。
大多數的人是為了賺錢而投資(有些人把投資當成智力遊戲,或是用來證明自己的競爭力,但他們也會記錄賺了多少錢。金錢或許不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但是這是每個人用來衡量表現的計算單位,不在乎金錢的人通常也不會投資)。
試著賺錢並沒有錯,的確,渴望獲利是讓市場和整體經濟運作最重要的一項因素,當渴望進一步變成貪婪,危險就來了。在《韋氏大字典》(Merriam-Webster's)中,貪婪的定義是「過度或用盡心機,而且通常是應受譴責的占有欲,尤其是在財富或獲利上」。
貪婪是一股極端強大的力量。它的力量大到能壓過常識、風險趨避、小心謹慎、邏輯、過去痛苦教訓的記憶、決心、驚恐,以及其他能讓投資人避開麻煩的要素。而且貪婪不時會讓投資人加入追逐獲利的人群中,最後付出代價。
貪婪和樂觀結合之後,會一再令投資人追求一些策略,例如希望能在沒有高風險下創造高報酬、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正在流行的證券,而且當價格已經太高時繼續持有,期望仍有一些增值空間。之後,後見之明才會顯示投資人錯了,他們的期望很不理性,而且忽略了風險。
〈拜託,別再後知後覺(或是說,他們到底在想什麼?)〉,二○○五年十月十七日
與貪婪相反的是恐懼,這是第二個我們必須考慮的心理因素。在投資界中,這個詞並不意味著有邏輯、有風險趨避意識。相反的,恐懼就像貪婪一樣,有過度的意思。因此,恐懼更像恐慌。恐懼是種過度憂慮,使得投資人在應該採取積極行動時沒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