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凱文手中的建準已達到43張的規模,本金將近90萬元。然而,雖然建準的營收持續維持雙位數成長,但2015年第1季財報出爐卻跌破凱文眼鏡,不僅獲利未如預期成長,反而大減過半數,從2014年第1季每股盈餘0.25元下降到只剩0.11元;營業利益率甚至大減逾6成,從前一年的2.42%變成0.83%。
獲利銳減連帶打擊建準的股價,凱文印象還很深刻,當年建準從5月11日股價20.25元,到7月中已跌至16元左右。眼看資產減少好幾十萬元,甚至建準這筆投資由獲利轉為虧損23萬元,凱文還寫信詢問發言人,但卻音訊全無。求助無門之下只好從新聞報導中尋找答案,而當時新聞指出,建準獲利下滑是因為第1季歐洲出貨較多,受到歐元貶值影響,獲利才會較去年同期衰退。
緊接著6月,前一年度的年報公布,建準的致股東會報告書明確指出,公司已找出在低度成長環境下維持成長動能的核心能力,並積極開拓非NB(筆電)市場,可望以新產品、新市場逐步取代微利市場。此外,公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新產品毫米風扇已成功量產,2015年的全年營收會戰勝去年。
雖然新聞都是一片利多,但凱文坦言,「當時其實沒什麼把握,因此8月股災建準回跌至11元,我也才加碼10張左右,中間甚至不小心賣掉3張。」真正的信心回升,得等到11月中旬建準第3季財報公布之後,看到第3季每股盈餘回到0.7元,相比去年成長48.9%,凱文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因為財報公布後,發現先前彙整的新聞消息都有逐一印證,自然就會增加持股信心」。
利多逐漸發酵增加持股信心
汰換表現欠佳持股,大舉加碼建準
此後,凱文就開始大舉加碼建準,並將手中持股汰弱換強,包括當時受到檢調調查的瀚荃(8103),或是成長性相對弱的豐藝(6189),資金都被轉換到建準上。再加上當時市場上已經謠傳建準打入特斯拉(Tesla)供應鏈,每一季獲利也都較去年成長,因此凱文於2016年增加持股逾40張,正式突破100張門檻。
2017年5月凱文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時,報導已指出建準全年每股盈餘上看3.5元,以15倍本益比來看,凱文當時預估今年建準股價有機會來到45元。以每股盈餘2.86元保守來看,相較2016年的2.28元也成長了25.4%。換算本益成長比(PEG)則在小於0.8的買進標準;再加上殖利率預估達7%,因此凱文便在33元附近大膽加碼126萬元,再買進38張的建準。
凱文坦言,「當時雖然很看好,但光靠工作也不太可能突然生出一筆錢來,只好將手上獲利轉差(新巨2420、聚鼎6224),或是持平(信邦3023)的股票賣出。」凱文舉例,像是他當時持股中的新巨,從獲利面來看,由於匯損因素,2017年第1季每股盈餘相較去年同期縮水8成,今年每股盈餘不可能優於去年,「當手邊沒有錢又想加碼,為了把握資金的時間成本,只好選擇現在成長比較好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