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條路是漂亮的,就別問它通向何處。——安那托爾.佛朗士(Anatole France)
我用了《像投資大師一樣思考》3章的篇幅,探討什麼是好公司和合理價格。箇中觀念很簡單,細節卻相當複雜。我現在要以一張簡單的檢核單,匯總這個觀念和流程。
每個投資人都應該製作自己的投資檢核單,不管他或她選擇如何投資。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在他的暢銷書《檢核單宣言:如何把事情做對》(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對此著墨甚多,提到醫療和航空業廣泛使用檢核單,因為它們能把複雜的流程簡化,協助醫生和駕駛員維持鎮靜與紀律。
當全美航空(US Airways)1549航班從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飛往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Charlotte),撞上一大群鳥,兩個引擎都熄火時,根據駕駛員沙利.沙林博格(Sully Sullenberger)的回憶錄《最高職責:搜尋真正重要的事》(Highest Duty: My Search for What Really Matters),他和機組人員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出他們的檢核單。我們只是凡人,錯誤在所難免。使用檢核單可以確認錯誤、規範紀律和流程,並協助避免潛在的損失。
對沖基金經理人莫尼斯.帕波萊(Mohnish Pabrai)把買股票比喻成飛機起飛。許多成功的投資人都有檢核單,來引導他們的投資流程,只是可能不叫作這個名字。舉例來說,著名的葛拉漢(Benjamin Graham)信徒瓦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在45年的生涯中,平均複利年化報酬率是15.3%,高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10%。施洛斯遵循自己的16個投資準則,包含估值、紀律、信念和槓桿。而成長型投資之父費雪(Philip Fisher),對他有興趣買進的公司,總是會問自己15個問題。他撰寫的《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一書中,詳述這15個問題,包含市場潛力、管理階層、研發的有效性、利潤率、勞資關係和股票回購等領域。彼得.林區(Peter Lynch)對每一家公司,都有一長串的問題清單,內容會視特定公司的情況而有所不同。
以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的檢核單
以下匯總以合理價格投資好公司時會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已在前面幾章探討過:
1.我了解這家企業嗎?
2.保護這家公司的經濟護城河是什麼,讓它在5年或10年之後,還能銷售相同或類似的產品?
3.這是變動快速的產業嗎?
4.這家公司是否有多樣化的顧客基礎?
5.這家企業的資產是不是很少?
6.它是景氣循環性企業嗎?
7.這家公司是否仍有成長空間?
8.過去10年,不管景氣好壞,這家公司是否持續獲利?
9.這家公司是否有穩定的兩位數營業利益率?
10.這家公司的利潤率是否高於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