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專利、非高科技
餐飲業本益比卻最高
有個人類學博士候選人莊祖怡,放著學位不拿,跑去學做菜,甚至無薪去替米其林主廚打工,圖的就是想學頂尖廚藝。
出師後,先到香港,參與大廚的創業,就在生意穩定下來,快要可以賺錢的時候,碰到2008年金融海嘯,只好草草收工。後來又到新加坡另位主廚那裡當幫手,切了幾個月的馬鈴薯,終究沒有修成正果。這歷程,就寫在《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特別寫《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用意是說明,這個生意不是人人能做的。像王品那樣,可以開連鎖店,還多品牌經營,本事不只一點點而已。
現今上千家台股,本益比最高的就是躲在觀光類股裡的餐飲連鎖店。景氣好的時候,單價高的店生意好;行情悶的時候,還是要吃飯,平價路線的可以接替而上。
這種行業雖然不是高科技,也沒有專利保護,能夠持續旺上三年五載,證明不是蛋塔那種一時的流行,反而是更可靠的印鈔機,選股的時候,不要遺漏了。
從本書獲得的投資啟示:
1.食品類股,有永恆的需求,可以當防禦性股票。
2.連鎖店還在高成長期,有知名度的會賺很多。
3.台灣沒有的酒類股應該也很好,直接投資海外股市的可留意。
小檔案_李挺生
本文作者擁有20年專業投資經歷,從外資投顧研究員出發,曾任基金公司產品規畫、基金經理人,2000年創設網路公司,從此脫離上班族生涯,改以創業者角度看投資。2005年赴上海,參與中國的公、私募基金運作,並涉足風險投資。作者自述,在這裡寫的,一定有理論根據、一定有人靠此發財、一定是作者自己繳過學費!但是修行在個人,祝大家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