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外祖父,在大蕭條來襲之初就破產,經過幾年奮鬥,又重新站起。他決定要給街坊鄰居一份禮物:像他當時從谷底爬起來的勇氣。他匿名在報上刊登廣告,請需要協助的人寫信給他,在保密的條件下,提供150個家庭、每個家庭5美元的耶誕禮物。泰德手上的信,就是那150封經過篩選後得到禮物的信,每封信還附著提領後的支票。
作者還原事件,尋找還活著、或者事件相關者後代,重新建構這個當代的耶誕節傳說。
那次大蕭條,是美國上個世紀最可怕的集體記憶;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本世紀到目前為止,最慘烈的衰退。兩者相同之處,都是工作機會大量消失,日復一日磨損了信心。
衰退的代價太高了,從那之後,大量的學者,包括現任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德曼(Milton Friedman)等人在內,都深研大蕭條那段歷史。他們得到的共同結論就是:要阻止悲劇重演,必須果斷、不計一切的印鈔票,不能讓通貨緊縮發生。這就是過去80多年來,美國財經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失業、饑荒經驗慘痛
德國致力於壓抑通膨加速
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德國卻有完全不同的基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要求高額賠償,不然就要實質占領。德國每年要賠1億英鎊,加上當年度出口總值的26%,這金額遠遠超過德國所能負擔。
當時英國代表團一位年輕成員,後來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凱因斯(J. M. Keynes)憤而辭職,並寫了《和平的經濟後果》一書,成功預測到這種賠償要求,會讓德國破產而動亂,並成為下一場戰爭的禍根。
《當貨幣死亡》一書,寫的是1921年協約國提出賠償要求後引發大通膨,直到1924年物價才穩定下來的悲慘歷史。關於這段時間的描述很多,就是錢變得不值錢。以1914年為基期1的生活費用指數,到了1923年11月12日,漲到2,800億!這種物價上漲的速度,沒有人受得了,當然造成整個社會崩潰。
當貨幣失去功能,不僅沒有儲藏價值,連拿來當交易的工具都很困難,政變、高失業率,甚至饑荒都發生了。因為膨脹速度太快,大家都想盡快拿貶值的錢換有用的東西,結果就是有貨的不願意賣,榖倉裡堆滿糧食,可是城裡貨架上空空,農產品豐收與餓死人的矛盾現象並存。
1923年11月,德國新設「地租銀行」,用全國的土地不動產跟工業債券做擔保,發行「地租馬克」。因為有實質擔保,而且發行金額限制在24億馬克,讓大家逐漸恢復信心,經濟活動可以正常運作,到了1924年3月就出現財政盈餘。
大蕭條會造成很高的失業率,讓人民很痛苦;高通膨會造成很高失業率,也會讓人民很痛苦。兩個極端的經濟失調病症,都是人民難以接受,所以當政者都不擇手段要避免歷史重演。
理解到過去歷史與曾經付出的代價,就會了解只要失業率不往下降,美國的第3次量化寬鬆政策(QE3)一定會很快推出;只要通貨膨脹稍有加速的現象,德國馬上就會提高利率、降低預算。兩個做法正好相反,卻都是基於相同的恐懼。
從本書獲得的投資啟示:
1 失業率降到合理水準前(8%以下),美國會維持現有的低利率政策。
2 失業率上升,印鈔票的量化寬鬆政策會快速啟動。
3 德國會堅持財政紀律,歐元不會無止盡的貶值。
小檔案_李挺生
本文作者擁有20年專業投資經歷,從外資投顧研究員出發,曾任基金公司產品規畫、基金經理人,2000年創設網路公司,從此脫離上班族生涯,改以創業者角度看投資。2005年赴上海,參與中國的公、私募基金運作,並涉足風險投資。作者自述,在這裡寫的,一定有理論根據、一定有人靠此發財、一定是作者自己繳過學費!但是修行在個人,祝大家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