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加權指數自2017年5月站上萬點,至今已長達一年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人最常問的問題是「萬點還可以存股嗎?」。在網路上一定會看到很多網友說萬點存股必死無疑,但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指數高低無法預測,近年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站上2萬5,000點,跌破一堆專家的眼鏡。再者,你認為的萬點跟真正的指數高低其實有「落差」。
加權指數無法反應真實的台股報酬
2018年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2330)發放2,074億元現金股利,連帶使台股指數減少近80點。從這段文字敘述你會發現,「加權指數」是會被除權息所影響的,也就是說指數的高低點會失真。目前的萬點其實跟以前的萬點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年都會因股利發放而減少一定程度的指數。
台股發行量加權報酬指數,顯示真正價值
為了追蹤台股真正的指數,2003年證交所編製了「台股發行量加權報酬指數」,來還原除權息造成的指數影響。指數起點為2003年1月2日的4,524.92點,2018年1月2日則已來到1萬8,351.03點,這段期間的年化報酬率為9.78%(期間還經歷了金融海嘯)。從數據顯示的結果發現,長期投資台股確實能擁有績優的報酬率(至截稿日2018年7月25日的指數為1萬9,335.32點)。
對存股族來說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說明台灣競爭力只要不衰退,就算遇到像金融海嘯這樣的衝擊,台股的年化報酬率其實是相當迷人的。但目前媒體引用數據都是加權指數而非發行量加權報酬指數,容易造成投資人遇到萬點就開始擔憂。實際上大可不必,因為加權報酬指數早已逼近2萬點,台股一直都在成長,而非表面上遇到萬點就停滯。順著這樣的邏輯,萬點存股很高風險,倒也不全然是那麼可怕。
存股回歸基本面,選股不選市
阿格力個人對加權指數萬點存股的看法為「選股不選市」,既然發行量加權報酬指數會隨著整體國家經濟成長而上漲,那麼應該回歸個股基本面。如果對企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搭配一些原則,那麼萬點存股也未嘗不可。以下為我個人經驗分享:
1.選擇跟加權指數連動不大的公司
如果真的怕萬點魔咒,那麼就該避開「權值股」,因為加權指數的推升主要來自於這些「股本」百億甚至千億的大型企業,例如台積電(2330)、金融類股等。但我並不是說這些企業不好,而是說如果萬點是造成你擔憂的原因,根據邏輯分析就要避開跟指數高度相關的企業。
事實上有許多公司在大盤上漲的時候也幾乎都沒漲,股本小所以跟指數無正相關是原因之一,所以你看到的指數上升其實意味著權值股上漲,中小型股其實是各自表現。因此當你存的是跟推升大盤無關的個股,那麼拿萬點當成不存的理由,好像有點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