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稅負一直對存股族很不友善,不只股利要課1.91%的補充保費,自2015年起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詳見名詞解釋)還要減半。根據健保署統計,2014年補充保費估計收到450億元,其中股利所得就占了1/4,高居第1。
名詞解釋_可扣抵稅率
政府實施兩稅合一制度後,讓上市櫃公司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可以在隔年股東申報綜合所得稅時,用來扣抵綜合所得稅,如果所得稅率小於可扣抵稅率,就可以享受退稅。
投資人能否採取哪些行動,不要錢還沒賺到,就得先自掏腰包繳保費呢?如果你也是存股族,要是買到可扣抵稅率低的股票可能都要補稅了,不想連股利都得先自己貼現繳補充保費,一定要搞懂以下2件事:
必懂1》除權、息發放日相同,須合併計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要知道保費怎麼省,不能不知道股利收入的保費來源。一般來說,股票股利或現金股利達2萬元,就需繳納補充保費。在計算補充保費時,是以股票股利加現金股利的「股利淨額」乘以1.91%來課徵,計算方式為:
股利的健保補充保費=股利淨額×1.91%
對於低所得稅率的人來說,可扣抵稅額(可扣抵稅率×股利淨額)雖有退稅的效果,卻不會減少補充保費的扣取。
要注意的是,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合併計算,是在「股利發放日和股票發放日在同一基準日」的情況下,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兩者相加在2萬元(含)以上,就會先從現金股利中預收1.91%的補充保費:
單一公司發放的股票股數×10元+現金股利
<2萬元→不收補充保費
≧2萬元→收取補充保費
若股利、股息發放日不同
補充保費採個別計算
然而,如果股利、股息發放日不同,領到的股票股利金額和現金股利金額就得分開計算,若單次發放金額達2萬元,就要被課補充保費。且在計算股票股利時,不論是股價近5,000元的大立光(3008),還是20幾元的亞泥(1102),配股都是以每股面額10元來計算。
也就是說,若參與一檔股票的除權,領到2,000股以上的股利,就要扣繳補充保費,若股利2,000股,須扣382元的補充保費(2,000股×面額10元×1.91%),費用高低和股價沒有關係。
如何知道一檔股票的股利、股息發放日呢?只要跟著以下步驟就可以查詢:
實務操作》
Step 1:先進到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的首頁,輸入①股票代號後按下「股票查詢」,此處以聯華(1229)為例。
Step 2:點選股東權益下的①「除權息日程」後,就可以看到除權息日程一覽表中聯華歷年的②「現金股利發放日」。
Step 3:接著,進入中國信託法人信託網的首頁,點選①「除權(股票股利)」後,在下一個頁面的②搜尋欄輸入股票代號,此處以聯華(1229)為例,輸入後按下「確定」。在跳出的新頁面中,即看到其③「股票發放日」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