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美麗糖衣的題材概念股
「這些故事具有催眠的效果,買這類股票的人可以免除深入分析盈餘的功課,就像鐵板吱吱聲聽起來非常可口,你簡直忘記注意到底有沒有牛排,但最後你都得需要做副業來彌補損失。」——彼得.林區(Peter Lynch)
題材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的事件或意涵,常被當作一種可供借題發揮並引起市場大眾跟風或趁機炒作的股票,這也是一般投資人喜歡搜尋的投機標的,但並非所有的題材概念股都貨真價實,本篇將要探究其原由及如何辨別它。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做一項心理測驗,請問下圖A、B方塊中的小方格,那個顏色較深?
乍看之下,你會認為A方塊中的小方格顏色較深,但如果你遮住兩邊的方框,會看到中間小方格的顏色其實是一樣的,這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指出的「重塑效應」,意思是:每一組說法講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我們的看法與感覺會因用詞而異,也就是因如何重塑而異。而參照物往往決定了認知,此例子就是利用視覺化描繪了這個現象。
在《關鍵行銷》這本書中,作者同時也是知名廣告專家與消費心理學家的亞當.費里爾,提出了一個概念相似的問題,如下:
當有個店員問你:「要不要嚐嚐我們的瑪芬?早上剛剛烤好的。」你會不會決定買一個?現在,再想像一下一模一樣的情境,但這次店員問你的是:「要不要嚐嚐我們的蛋糕?味道很好喔!」一般人比較容易被成功誘惑的是瑪芬而非蛋糕,但其實兩者也是同一個產品,因為經過重塑後,給人的感覺不太一樣,如下圖:
蛋糕和瑪芬兩者的原料其實差不多(牛油、麵粉、水、雞蛋),但因為某些原因,瑪芬被塑造成一個比蛋糕更好、更健康的選擇,而在了解重塑效應後,接下來我們就能更加看清楚什麼是「題材概念股」,如下圖:
所以一檔基本面平平的股票,只要經過故事題材的重塑包裝,身價就能變成不可同日而語,也就是說,若有心人士想炒作一支股票,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它放進某個題材概念股中,即是用蛋糕較低的價格買進,再包裝成瑪芬較高的價格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