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有人靠變賣資產來度過退休生活呢?當然是靠領息過日子啊!你退休的時候難道會去變賣房子來當退休金嗎?」
我知道,傳統「有土斯有財」以及祖產不能賣的觀念,長期影響台灣人甚鉅。所以一講到變賣財產就有一種「敗家」的錯覺。最好就是不斷累積不斷增加,然後都不脫手為最高指導原則。
但真的退休族群都不可以變賣資產嗎?我們來看看世界著名耶魯大學校務基金的官方新聞稿。根據新聞稿,我們可以看到在現金及固定收益的比率,只占約7.5%。就足以提供學校進行營運、研究。
世人皆推崇耶魯大學校務基金的運作模式,我們可不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其實就是追求資產的永續成長,白話一點說,就是花不完的錢。而需要的現金流就從資產的成長中獲取。
「你講耶魯大學太遙不可及,可不可以用貼近我們小老百姓的方式來講?」
當然可以啊!只要核心觀念一樣,效果也是一樣的。核心觀念是什麼?你手中要有可以永續成長的資產。
什麼類別的資產可以維持永續成長?其實很難說,所以最好持有多面向的資產。但你不會看到這種大型校務基金以高股息股票作為主要持有標的。
需要一定的現金流?這種大型基金除了現金,再來就是債券及標榜絕對報酬的對沖基金。可是不會用不確定的高股息股票作為現金流來源。
股息的發放高低本來就沒有一定,從來沒有人可以預估一家公司明年確定會發多少股息。更遑論一檔基金或是ETF可以同時對許多家公司的來年營運做出預估。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大型資金管理機構會選擇使用債券、對沖基金來取得現金流。因為對比起來是更好評估來年獲取現金流高低的方式。
退休後應有穩定現金流
我們一般投資人也一樣,難道你希望退休後還要因為每年股息分配的高低,影響生活品質而傷神嗎?所以你要取得穩定的現金流,債券這一類固定收益資產才是你較好的選擇。
「那這樣是不是從年輕就要開始用力買債券?手中越多這樣的資產是不是老年退休就可以領很多配息?」
如果你很會賺錢,又害怕股市波動,那或許是個好選擇。但問題是,你賺錢的速度、年數就不夠快不夠多啊!
耶魯校務基金也知道這個缺點,所以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風險性資產投資,如國內外股票,風險投資,槓桿收購...等等。
套用到一般人,你就可以發現,為了要維持財富的成長規模。在股權投資的比率上至少要大於50%。而且參考大型基金的配置比例,你就會發現廣泛分散投資在海內外各類股權是最佳選擇。但一樣,你不會看到高股息股票被認定為成長性資產。也就是說,持有高股息股票並不能保證你的資產可以維持一定的成長速度。
「講了前面那麼多,那跟退休要不要變賣資產有啥關係?」
好,為什麼要先粗略的講資產配置?因為所謂的變賣資產其實是調整你的資產配置比率。
你現在有薪水,有獎金,說不定還有兼差的業外收入。你現在需要領很多股息對你的意義是?早點退休?殖利率高達10%,但你的本金只有100萬。一年10萬的股息,就足夠你生活嗎?每年需要100萬現金流,本金3000萬,整體投資組合的殖利率3%多就有了。但本金只有1,000萬,殖利率要到10%。你現在要去哪裡找?
所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是你的本金不夠大。也就是前面說的,你在可以承擔風險的時候選擇了安逸,所以整體資產成長速度太慢。所以老年就得面臨資產規模不夠大,配息不夠用只好變賣資產的窘境。
但如果你在退休前累積了相當多的風險性資產,然後到了退休階段,你把一定比率資產轉移到債券這一類固定收益的資產上。其實需要變賣資產的情形將會相對小。
在未來年歲愈長,對於現金流就愈趨需要穩定。所以我們可以不斷的把風險性資產的比率下調。而在每次配置比率的調整中,就會不斷的增加固定收益類別的比例。自然完成取得現金流的需求。
白話一點講,需要配息類別多一點,我們就把股票類的資產移動多一些過去,增加來年配息的金額。順便把來年需要的現金領出來放。
所以問題是出在退休後需不需要變賣資產嗎?問題是出在你累積的財富不會永續成長,問題是出在你所累積可以產出現金流的資產不夠大,問題是出在你所累積的資產流通性太低,無法進行調整。
如果你能創造一個每年以6%成長,超過3,000萬,殖利率3%的投資組合。我相信你在未來老年退休階段,要變賣資產的機會肯定很小。就算需要變賣,比率上絕對是相對小。
不要再被坊間奇怪的話術恐嚇蒙蔽。這只是你害怕市場波動,希望用到手的配息來安撫自己害怕損失的心理。這不是什麼高明的投資策略,只是一種心理偏誤。會讓你現在少賺,以後難過的投資偏誤。
如果你害怕老年會變下流,那你應該要趁現在積極參與市場。享受波動才有賺到報酬的可能,而現在逃避波動,以後你就真的要開始思考,需不需要挖牆角去賣才能生活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延伸閱讀
▶美國解封效應台股Q3恐震盪如何用股市打造自己的退休18%?棒喬飛:比起搶當航海王或鋼鐵人,這2個方法才是長久關鍵
▶3大保險新制上路,保險該怎麼買最有保障?4大重點,帶你一次把保險買好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