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etflix原創劇——「魷魚遊戲」這部片風靡全球,除了題材新穎有話題之外,其影片劇情也帶給人們許多反思,如首爾大學經營系畢業的高材生,預期應該有美滿的家庭生活,卻因盜用公款投資股票期貨失利而無法翻身;至於生活窮困潦倒的劇中主角,選擇在債務與賭博之間的惡性循環,本性善良的他最終只能被迫去參賽,並看到人性的險惡與殘忍。
在魷魚遊戲裡面,表面上是大家自願參賽,然而實際上卻是參賽者「不得不」的選擇,連想要中途退賽都被控制在他人的手裡。這些參賽者不僅在真實生活沒有太多「選擇」,在魷魚遊戲裡也是被控制的一群人,也許大家會好奇他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多年前有本名為《匱乏經濟學》的書, 以「行為經濟學」與「認知心理學」來陳述匱乏概念與其影響。也許書中提到的匱乏概念可以對這群參賽者的心態做了部分的解釋,而匱乏不僅出現在個人,也會存在於其他方面,像是下列這幾項層面:
個人層面》
年輕時的每個月底薪水入袋之後,大部份人不會先存錢,而且花錢會比較不節制,緊急事情則是等遇到之後再來說。但當真的遇到緊急事件的時候,則常常使用短期解決方案來處理(例如跟地下錢莊借錢...)這是造成個人匱乏的一種常見情形。
工作層面》
有項工作僅需花3天完成,離截止日還有1個月,即使現在時間充裕,你可能也不願意先去準備,而是等到截止日的前幾天才開始做。但等到要開始做的時候,又常常有更緊急的事情出現,常常把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變為重要又緊急,慘的是又做不好這件事,這是工作方面常見的一種「匱乏」。
事業層面》
在印度,許多農民早已都知道肥料可以增進產量,但大部份的農民卻沒有足夠的錢買肥料,這是因為等到真正想要買肥料的時候就已經沒錢了,此導致農產量不佳,而產量不佳也導致賺不了太多錢,這就是為什麼公司賺錢還是會把部分的錢拿來投資,而不會全部發給股東,否則事業是無法擴大的,這則是經營事業的一種匱乏狀況。
匱乏是一種現象與狀況,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簡單地說,長期的「匱乏」(Scarcity) 會讓人漸漸產生「管窺」 (Tunneling)的情形。管窺(編按:又稱為隧道效應)會造成人只會專注管子內的事情,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當這些重要事情發生且不得不處理的時候,人們就會面臨「頻寬」(Bandwidth) 限制的狀況,造成執行力與控制力降低,並進而導致另一波的匱乏,管窺、帶寬限制等…惡性循環。
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在富足、有餘裕的時候,就需要去規畫「餘閒」,提早處理未來可能事件或儲備需要的金錢。這些會加大你的「頻寬」, 並有餘力並持續把重要的事情納入「管子」處理。
魷魚遊戲參賽者無時無刻都在為了生存而爭輸贏(連睡覺都是一種奢侈)、沒有富足的時候, 當然也不可能規畫餘閒,參賽者競爭的是短期遊戲,打敗別人只是為了進入下一個遊戲(惡性循環)最慘的是,這些遊戲還不是靠實力、大部分靠的是運氣,本質就是個輸家遊戲與零和遊戲,再怎麼努力玩遊戲還是跳不出惡性循環。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從魷魚遊戲與匱乏概念得到什麼樣的啟發?
若你確定要玩一個至少10年以上的遊戲,那選擇玩什麼遊戲、以及怎麼玩遊戲真的很重要!存股是一個未來會一直玩下去的遊戲,就是一種在「富足」的時候去規畫「餘閒」的行動,存股不是以打敗別人為目標的零和遊戲,而是慢慢買進好公司股票,並長期投資以領取股利為目標的正和遊戲!10年的存股也許不會讓大部分人致富,但它確實可以讓大多數人在10年後對人生有更多的選擇與掌控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長股先生聊投資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小檔案_長股先生
我是長期投資美股與台股的科技人。10 年前開始買進 Berkshire 與 Markel,一路持有股票到現在都沒有賣過任何一股,股票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想辦法不要賠錢,講求的是投資心態與心理素質,而非股票知識。ETF或個股都可能是好投資或壞投資,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自己長期待在股市。
延伸閱讀
▶沒有雄厚資金的小資族,如何邁向FIRE生活?蔣竣植:想財務獨立,先做好這3件事
▶嫌儲蓄利息太少,可以一開始就把錢拿去做投資嗎?理財達人蔣竣植:越級打怪是理財大忌
▶窮人變得更窮是因為不努力?《窮人為什麼變得更窮》用經濟學角度,拆解金融運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