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人生有意義?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調查包含台灣在內的17個經濟發達國家、近1萬9,000人,以開放式問題進行訪談。研究發現,在多數國家中,家庭、工作、物質是意義感來源前3名,不過台灣的排名卻有些不同。以下是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PewResearchCenter
圖片來源:吳美欣製圖
讓台灣人感到「人生有意義」的5件事
第1名:社會
不同於其他國家,在台灣,「社會面」是最多人提及的回答。社會的定義涵蓋社會服務、國家經濟狀況、民族主義等。約38%受訪者認為台灣本身的生活環境就讓他們感到滿意,包括擁有便利的食衣住行育樂服務、健全的醫療體系與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
研究人員分析,與其他地區相比,台灣人民遇到疫情的反應不像其他國家消極,反而認為政府處理得宜,可能跟疫情流行程度有關。
第2名:物質福祉
在接受調查的17個國家中,物質福祉幾乎都排名前5,韓國更名列第1。
有趣的是,多數人對物質的想像是「過不用為錢煩惱的生活」,而不是想要過奢侈的生活。只要能支付房屋、食物、基本生活費用,偶爾旅遊、喝酒,不用擔心會突然面臨經濟困頓,就會讓足以感覺到幸福。
而且無論受調查者的經濟狀況為何,所提及的物質狀況回答都大致相同,顯示幸福感普遍來自穩定的經濟基礎。
第3名:家庭
在17個國家中,14個國家(澳洲、紐西蘭、瑞典、法國、希臘、德國、加拿大、新加坡、義大利、荷蘭、比利時、日本、英國、美國等)的人民認為,「家庭」是人生意義最重要的來源,重視與家人、手足、小孩、孫子的相處時光,認為親屬帶給他們的自豪感,甚至比為後代帶來更好的生活還重要。在澳洲、紐西蘭、希臘跟美國,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家庭生活使他們生活變得更充實。台灣與韓國則把家庭排名為第3位。
進一步分析,幾乎所有國家最重視家庭的年齡層都落在30歲~49歲,研究人員分析,因為這個年齡層通常都有小孩;只有台灣,最重視家庭的大宗族群是65歲以上。
第4名:自由
相較於其他國家,自由對台灣與韓國來說更為重要,分別占據排行榜第4與第5名,其中,台灣約有12%受訪者提到。自由有兩個意涵,包括個人自由,意思是能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例如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另一個則是政治意涵,像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等...。
荷蘭(20%)、比利時(15%)、紐西蘭(15%)為最多人提到獨立與自由的國家。研究進一步指出,意識形態偏左會比意識形態偏右的受試者,更傾向把自由當作人生意義的來源。在台灣與美國,支不支持執政黨,也會影響是否把自由視為人生意義來源。
第5名:嗜好
約10%台灣受訪者回答嗜好,包括如看電影、聽音樂、逛展覽、戶外活動,或者單純在家放鬆、消磨時光等都能帶來滿足。
17個經濟發達國家中,只有台灣、韓國不把工作當作重要人生意義來源
資料來源:PewResearchCenter
圖片來源:吳美欣製圖
有趣的是,在17個國家中,工作(occupation)幾乎都排名前5名,義大利、西班牙都有4成以上的人提及工作。在接受調查的國家中,只有台灣跟韓國,工作排不上名。提到工作帶來意義感的台灣受訪者只有9%,韓國比例最低,只有6%。
其中,「收入高低」也對工作在人生的重要性占比有所差別。在瑞典、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高收入受訪者認為工作是人生意義來源的比例,是低收入者的2倍,台灣、韓國的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分別也有7%比12%,與5%比8%的差別。
除了各國間的差異,研究也發現年齡、性別、收入也會造成著重的事情略有差別。在年齡方面,18歲~29歲的受試者強調友誼、職業、學習與嗜好;65歲以上則傾向提及健康與退休生活,在分享什麼事情能讓他們覺得有意義時,也更常提到消極的觀點或生活中的挑戰。
男性與女性的意義感來源差不多,但是女性比男性更常提到家庭生活。此外,教育程度也會造成差異,教育程度高者,更可能談到家庭與職業;教育程度低者,則會談到公民參與與服務(serviceandcivicengagement)。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人生好難、上班好煩,不工作能帶來更多的快樂嗎?心理學研究:「勞動」竟是獲取長期幸福感的關鍵
▶把興趣當飯吃,能增加工作幸福感?少了這3個觀念,反而會毀掉興趣
▶走過聲量漲跌、婚姻風波!理科太太談Youtuber的生存心法:面對負評,先問自己這3個問題
小檔案_經理人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