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和好友可以談工作、聊感情、交換好康資訊,但碰到金錢議題,常不是尷尬閃退,就是敷洐帶過,仿佛什麼不可見人的地雷禁忌。但其實,若能與摰友好好談,不但不會傷感情,反而會有助於彼此的財務健康!
美國理財暢銷書作家艾琳‧洛瑞(Erin Lowry),從經手的理財諮詢案例中發現,當能與朋友談論金錢後,或可單純地讓人抒發金錢上的壓力,甚至會讓彼此都對財務問題更關注、對財務目標更有責任感。
但該如何與朋友談錢呢?歸納深受千禧世代歡迎的理財網路媒體《The Balance》、老牌財經頻道CNBC的專題報導,可有以下4做法:
1.從生活小難題開啟討論
正因為與朋友一開始談錢時,通常會不太自在,千萬不要從「你帳戶有多少錢?」、「你1個月賺多少錢?」等話題開頭。洛瑞指出,其實多數人與朋友早在不知不覺中就曾聊過金錢話題,例如搬家、想分期購買夢想的奢例品,或是在第一個小孩上學後,要不要再生一胎等等,所以她建議,不妨從「我很想買這個,但我買不起…」或「我想參加這個旅遊行程,但好像有點貴」等問題開啟討論。
而財務教練麗貝卡‧布魯克斯則提供另一個建議,就是從有趣、婉轉並且可以幫助你了解對方開放程度的提問開始,例如「如果能給過去的自己一個財務建議,你會選擇什麼?為什麼?」
2.設立自己的財務界線
通常和朋友討論到財務規畫時,個人會在腦中計算該次規畫會產生的財務負擔。而當你與友人的價值觀與計算數字不同時,那麼,設立財務界線會有助於彼此的討論更健康且有建設性。
假設朋友向你推薦的東西,超過了你的預算時,洛瑞建議,不要只是否決朋友的意見,而是提出另一樣符合你預算的選項,並向朋友說明原因,例如你可向朋友表明,你正在累積緊急預備金,所以與其約在昂貴餐廳吃飯,你更想在餐後和他們約喝咖啡、聊是非,既設立了自己的財務界線,但也尊重和維繫了友誼。
3.避免互相比較
有時,我們可能會輕易得掉入與他人比較的陷阱之中,尤其是遇到像是收入較高、較無貸款壓力等財務狀況比自己良好的朋友。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人生際遇中、面對不同的課題。布魯克斯說:「你的社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職涯選擇等等都是影響你的財務狀況的因素,而這些都如同你一樣獨特且複雜。」
另外,我們也該記得自己所看到的外在並非全部。即使有些人收入更多或有較高的購買力也不代表他們在其他領域也同樣有優勢。他們的支出也可能超出原本的預期或能力,又或者他們的高收入也被你所不知的財務責任所抵銷。
雖然我們很難完全避免比較,但也應該留意不讓嫉妒心和不健康的心態滲入友情之間。
4.普通人才是你的好導師
向同儕或是與自己相似的人學習,可能會比向高大尚的金融專家學習來得更有收穫。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財經記者艾莉西亞‧麥克漢妮(Alicia Mchaney)創立了一個名為《她懂花》(She Spends)的網站和電子報,目標是幫助女性更自在的討論財經和金錢,結果這目標在後來成立的臉書社團實現,「與超前自己1步、2步的人交談很有幫助,尤其是有類似目標的人,你們能夠彼此照料。」麥克漢妮說道。
就有一名女性曾在群組徵求意見,詢問她是否該申請一份很有前途、但自己不符合所有條件的工作,結果在群組成員們的建議下,她成功獲得了該份工作,還比最初提供的薪水高了10%,而且由於群組成員們鼓勵她與公司談判,她也得到了比原本更良好的頭銜。
由此可知,社交平台可以是交流財務問題的管道之一。當然,你也可以向身邊更精通財經與理財的朋友尋求建議或指導,但千萬不要當伸手牌,例如向朋友要投資標的、報股票明牌,而應是詢問:「你最開始是怎麼學習到理財的?」才是為此彼好、教學相長的真朋友。
金錢或許不像其他茶餘飯後的話題一樣輕鬆或容易開口,但當你能誠實、開放的與親友討論財務議題時,代表你已成功打開了另一道學習的窗口,也代表著你與朋友之間又少了幾步尷尬的距離。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裴洛西》曾2度在股災中靠投資逆勢大賺!裴洛西投資績效和政壇表現一樣受矚目
▶誰說有錢人都過豪奢生活?盤點6位名人的省錢哲學,教你有效存下每一分錢
▶高通膨下如何變有錢?用折價券、不買名牌...巴菲特10個節儉習慣告訴我們的事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