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然氣庫存回補至容量上限,暖冬預期下價格將持續回落
歐洲天然氣基準(TTF)期貨價格在今年8月創下歷史天價(100歐元/每百萬英熱單位),短短兩個月內漲幅近300%,反映北溪一號受到俄國以維修、缺料為由限制流量,以及夏季熱浪侵襲導致水力、核能發電下降,導致歐洲國家恐慌性搶購天然氣。
原物料作為實體資產具有一個特性:「解決高價格的方法,就是更高的價格」(the cure for high prices is higher prices),歐洲天然氣庫存自9月後加速回補、最高達容量95%,主要國家-德(99%)、法(99%)、義(94%)、西(96%)庫存滿載,疊加歐陸秋季氣溫偏暖、製造業景氣滑落榮枯線之下,TTF價格回落近7成。
這是否代表歐洲能源危機已然解除?我們認為短期內最壞狀況已結束,後續波動關注3大重點:
今年冬季氣候偏暖》
傳統冬季(11月~3月)歐洲天然氣平均消費量是夏季(6月~8月)的2倍,所幸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波羅的海、地中海、北海沿岸地區未來3個月氣溫高機率超越歷史平均,德法降水量也將低於長期均值,氣候溫和下、歐洲有望撐過本次冬天。
2023年如何回補庫存?》
根據歐洲輸天然氣系統運營商網絡(ENTSOG)數據,最新10月俄氣輸往歐洲僅剩2.1十億立方公尺(Bcm)、年增率-78%,因此2023年夏季歐洲必須仰賴LNG補齊俄國缺口。觀察TTF遠月期貨價格(2023年12月~2024年2月)價格也仍在35歐元/mmBTU之上,遠高於2017年~2020年長期平均5歐元/mmBTU,顯示歐洲長期能源支出仍將企高。
能源干預措施》
歐盟已於11月24日舉行磋商會議,義大利、波蘭傾向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德國、荷蘭則支持聯合購買,歐洲內部尚未取得共識,任何提案需要獲得至少15個會員國同意。天然氣限價措施雖能緩解價格壓力,但中長期可能降低供給穩定。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2.農產品:供給回升壓抑價格走勢,短期天氣因素變數大
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延長,供給疑慮緩解、價格有望回落,明年上半年留意南美反聖嬰
2022年農產品價格走勢呈現上沖下洗,黃豆、玉米、小麥在上半年紛紛突破或接近歷史高點,儘管全球景氣衰退機率持續攀升,根據歷史數據回測(1965年~2021年),黃小玉的消費增速與全球GDP年增率呈現低度相關,相關性介於0.08(黃豆)至0.28(玉米),相對於能源(油氣>0.75)、工業金屬(銅鋁>0.5),凸顯糧食消費屬於剛性需求,觀察11月美國農業部WASDE報告對全球黃小玉2022年/2023年與2021年/2022年需求預估,也可發現黃豆為380.17百萬噸(2021年/2022年為363.17百萬噸)、玉米為1,175.3百萬噸(2021年/2022年為1,202.59百萬噸)、小麥為791.17百萬噸(2021年/2022年為793.78百萬噸),下修幅度相對小。
然而今年7月期間在聯合國及土耳其斡旋之下,俄烏簽署黑海穀物出口協議,並在11月中旬確認延長至明年Q1,FAO糧食價格指數年內報酬也已從最高18%收斂至0%,農產品供給緊張疑慮開始出現緩解,後續價格有望持續回落,惟關注供給方面,主要不確定性集中在上半年進入播種期的南美洲-黃豆、玉米分別占全球出口約57%、48%。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預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發生反聖嬰現象機率高達76%,造成巴西南部、阿根廷東南部出現嚴重乾旱氣候現象,或將影響收成良率與最終產量,最新11月WASDE報告也已率先下修阿根廷(39.75百萬噸,前一年為40.50百萬噸)黃豆產量預估,因此明年上半年須持續留意USDA對南美供給前景的調整。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