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來都有一個乘載壓力的水杯,只要裡面的水滿了,就容易出現狀況。」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蘇益賢說,有些人的水杯天生比較滿,遇到無法承受的壓力,情緒就會爆發開來,像是突然暴怒或不耐煩;有些人比較空,因此能夠容納較多壓力。
不過,無論水杯裡的水有多少,都得定期把水倒掉、排解負面能量。「有些問題,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小事,然而,是誰決定這是大事還小事?」蘇益賢說,任何情緒反應,都要回到自身探索意義,如果認為這個情緒已經困擾自己,譬如持續心情低落、提不起勁,或者影響到人際或工作表現等,那就是重要的事。
「當你發現自己的反應已經壓垮因應能力,背後一定有一些值得整理的故事。」他解釋,在正常情況下,情緒會自然起落,當你抗拒某種情緒時,情緒反而會愈來愈強烈;如果沒有適當抒發,累積太多殘留情緒,久了,就會無法再忍下去。
這背後通常有個共同原因:害怕自己不被接納,認為表達難過、悲傷、展現脆弱,就是「不好」的表現,「共同點通常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認為只有夠好的人,才會在團體裡被喜歡、被接納。」
刻意練習轉換視角,鬆動自己固著的信念
不想讓情緒不斷累積,必須定期清掃,可以思考自己是否有慣性思維,像是當被別人批評,就覺得「他一定很討厭我」,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別的可能性?或者,挑選不易受影響的人,想像他遇到同樣事情時,會有什麼反應?透過刻意練習,讓自己找到新的角度看事情。
蘇益賢強調,轉換視角的目的,是要讓你看見固著的信念,並想辦法鬆動它,讓自己知道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糟。譬如,你覺得主管討厭自己,但事實未必如此;或者,即便如此,你能不能有不同的回應方式?像是觀察其他人怎麼跟主管相處?又或者問問自己,不被主管喜歡又怎樣?
「因為想要讓所有人都舒服,所以偶爾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是我們的功課。」在心理學中,有個重要概念叫「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意思是對自己多一點關懷,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善待自己。
Tips_自我慈悲
當我們處於悲傷、痛苦或挫折等消極狀態時,要對自己保持開放與友善,不忽視痛苦,要告訴自己經歷這一切「真的不容易」。想像你正在照顧哭泣的小孩,你會對他做什麼?把會對他做的事情,用在自己身上,也許是喝口水、暫時離開現場等,安撫自己的情緒。
像對待他人一樣善待自己,撫平隱隱作痛的傷口
可以想像,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哭泣的小孩,你會對他做什麼?也許是拍拍他、哄哄他,問他發生什麼難過的事情,而不是責罵他、立刻叫他不要哭。
「這就是我們天生面對難過的人會做的事。」有了這一層認知,你就可以在下次情緒湧現時,給憤怒、悲傷、焦慮一些時間,或許也能拍拍自己的肩膀,問自己:怎麼了?怎麼看起來好像很生氣?
在感受情緒的過程中,也可以替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假設今天你在工作場域感到不舒服,可以透過社群軟體聯繫能提供情緒支持的人,重點在於,有沒有人可以在你感到委屈、生氣或難過時,讓你好好抒發?或者,你也可以調節呼吸,拉長每一次吐氣的時間,讓自己慢慢回到比較穩定的狀態。
蘇益賢曾輔導過一位個案,他跟主管處得不好,結果發現是因為主管的講話方式,跟他小時候害怕的老師十分類似。「去檢視你的信念,有沒有讓你活得更舒服?還是你的信念,讓你活得卡卡的?」
如此一來,也許就會發現,錯不在主管,也不在你身上,而是未撫平的傷口讓你隱隱作痛,試著找出讓你感到不適的模式,釐清它、同理它,就能以更舒服的方式,面對可能讓你不舒服的大小事。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工作壓抑太多情緒,新的一年不想再忍了?心理師:練習換個角度看,告別卡卡的人生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工作不再是成就的單一指標!用3個問題,找出自己最想要的職涯
▶一開口講話,就為自己樹敵?不想再到處得罪同事,職場上請常用3種句型
▶管理者的任務只有4件事!超過這個範圍,主管就不該做
▶明明演練多次,重要場合卻總出包?面對不順利,6個思考練習助你迎向成功
小檔案_經理人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