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促進婦女再就業,鼓勵企業開設針對「育兒女性」的職缺,然而實際卻因為職務選擇有限,加上多為合約制或以臨時用工方式聘僱,缺少晉升管道與保障,使得再就業仍面臨困境。
針對「育兒女性」開設的職缺,中國一般稱為「媽媽崗」,具體的對象為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對12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婦女。這類職務強調工作時間與管理模式相對靈活,方便兼顧工作和育兒。
根據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於去年9月至11月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40歲以下的全職媽媽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2.7%的全職媽媽有再就業打算,其中48.3%希望能夠兼職、靈活就業。
綜合香港經濟日報、經濟觀察報、工人日報報導,中國近年為促進就業,鼓勵用人單位開設「媽媽崗」。
山東青島的生產製造加工企業等勞動密集產業就開設了相關的職缺。這些工作大多是計件收入,更適合學歷較低、技能單一的女性;廣東省則在省內推行「媽媽崗」,並在多地舉辦針對育兒女性的招聘會。
但「媽媽崗」雖然因工作時間彈性、可以兼顧家庭,吸引了不少育兒婦女的目光,但缺乏晉升管道、職務選擇有限,且多為合約制或者臨時工等,缺乏勞動保障。
此外,為了達成「用工靈活」的目標,「媽媽崗」整體就業門檻較低、數量有限、替代性強,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前景,且薪資水準相對較低,對於有高學歷或擁有專業技能的女性來說,這些職務未必能夠充分施展能力,反而造成人力資本的浪費,而且「設立媽媽崗和女性車廂一樣,可能無形中加重企業和社會對非媽媽崗女性的就業歧視」。
報導提到,除了上述困境,不少育兒女性順利重返職場後也會有明顯的焦慮情緒,一方面對陌生職場環境感到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職業降級帶來的心理落差;此外,有些人因為須和孩子分別而產生負面情緒。
小檔案_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