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做得好的人,就算遇上問題,通常也不會找人商量。原本可能只是出一點小錯,後來往往演變成無可挽回的大麻煩。
「為什麼不早點找人幫忙?」
「如果早點求救,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挽回...。」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有自殺衝動的人,往往也陷入「想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的迷思。但是當背負的責任、悲傷及痛苦太過巨大時,一個人是無法承擔的。
一個過度敏感的人,敏感的程度往往會愈來愈嚴重,就像一輛暴衝的車子,再也沒有辦法停下來。此時如果有一個能夠商量的團隊,或是一個能夠共同解決問題的環境,就可以仰賴「他力」,或是至少找到訴苦的對象,心情也會輕鬆得多。
這就是佛教教義中的「他力本願」,近年來特別受到關注,常引申為「依賴他人,不自己動手」的意思。
別自以為是,沒有什麼「非你不可」
「這個工作只有我會做。」
「這件事一定要由我來才行。」
常有人會抱持這樣的想法,但其實幾乎所有工作都可以由他人代為執行。
就算是電視節目上某個超有特色的主持人,一旦宣布退出演藝圈,下週馬上會有其他人遞補上來。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非你不可,肯定能找得到代替你的人。這雖然聽起來相當令人沮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代表我們不必把全部的工作責任攬在肩上。
一旦抱持非我不可的想法,就會導致工作量過重。此時如果還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而太過努力,最後可能會因此喪失判斷能力而自殺。類似的例子所在多有。
多數失眠的人,不是因為工作量太大,就是因為想太多。當不管怎麼煩惱都無法提高生產力的時候,往往會開始鑽牛角尖。但如果再怎麼想也無濟於事,此時就應該發揮「他力本願」的精神,把問題丟給他人或交給神。
用「謙讓」取代「較勁」
在維持一定程度自尊心的情況下,當涉及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時,一定要依賴他人並坦白說出自己的困境。
「這件工作我真的不拿手。」
「我真的不會。」
就像這樣,老實說出自己的心聲。
要是在各個方面都想要爭一口氣,只會讓自己疲累不堪。
因此,最好只把自己的尊嚴放在單一工作上,只在這項工作上爭一口氣,其他工作就交給其他人去表現。
自尊心太強的人,往往有著每件事情都要和其他人互相較勁的問題。這會導致消耗太多的能量,令自己疲憊不堪。在某些事情上抱持自尊心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其他的部分應該盡量禮讓給別人。
「在這件事情上,你比我厲害得多。」
「這個部分就交給你發揮了。」
像這樣互相禮讓,有時反而能夠增進相互之間的情誼。就算雙方的關係是父子,有時若父親選擇故意不做,交給兒子來做,就是聰明的抉擇。「這件工作爸爸不太在行,能麻煩你處理一下嗎?」只要父親這麼說,通常兒子會盡一切能力達成使命。
互相麻煩,只是禮尚往來
在「他力本願」的觀念下,有時我們反而應該讓自己更加鈍感一點,把自己能做的事情讓給別人做。
一個全能的母親,往往會養出完全不會做菜的孩子。因為母親做得太完美,沒有孩子插手的餘地。反過來說,當母親不太會做菜的時候,孩子非得在旁邊幫忙不可,反而能夠習得高明的廚藝。
因此,有些事情我們應該和同伴合力完成。即便一個人就能做到,還是應該分工合作,結合兩人的力量。如此還能建立起團隊的默契。
就像我在前面提過的,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什麼都自己來的人,往往會給他人添最大的麻煩。互相添一點小麻煩,沒有什麼大不了,就當作是禮尚往來。在問題還沒有鬧大之前,透過互相幫助將問題解決,這種工作分攤的觀念可說是相當重要。
聰明做個適度懶人
企業的新進職員也往往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堅持自己能夠處理,婁子卻愈捅愈大。
例如,曾有某個年輕的職員,工作非常認真,但老是把所有的工作都攬在自己身上。有一天,這個年輕職員忽然辭職不幹了...。因為他辭職得太突然,留下不少爛攤子,導致上司必須到處向人道歉。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明明已經快要爆炸、快要燃燒殆盡,就是沒有辦法找人商量,沒有辦法減輕自己肩上的重量。
如果把自己的負荷能力比喻成容器,當超過100%時,水就會溢出來。這些人的狀態明明已經到達80%甚至90%了,卻依然毫無自覺,最後陷入無可挽回的狀態。
愈是認為自己很認真盡責的人,愈有這樣的風險。
有點懶散的人,反而可以避免崩潰的危險。他們能夠告訴別人:「真的很不好意思,我現在真的忙不過來,能不能拜託你發揮互助精神,來幫我一下?」
建議你也在日常生活中練習這樣的「他力本願」,學習向其他人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工作上需要幫忙總慘遭同事拒絕?3步驟聰明提需求,提高「職場求救」成功率
▶在職場上過度謙虛,小心變成沒有存在感的人!電商公司執行長:做10分,就說10分吧!
書籍簡介_高敏感天賦的鈍感練習:停止心很累的腦內小劇場,擺脫操控牢籠,刻意強化自我防護盾,贏回平靜又自信
高敏感天賦的鈍感練習:停止心很累的腦內小劇場,擺脫操控牢籠,刻意強化自我防護盾,贏回平靜又自信
作者:齋藤孝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15
作者簡介_齋藤孝
1960年生於靜岡縣。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學程畢業後,轉任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理論、溝通技巧。其著作《找回身體感覺》勇奪新潮學藝賞,《發出聲音讀日文》創下260萬冊的銷量佳績,引起一股日文風潮。
其他著作還有《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10秒內言之有物的即答思考法》等。擔任NHK電視節目《大家一起玩日語》的綜合指導,以及TBS電視《一週資訊新聞主播》等其他節目的評論員。
身兼千萬暢銷作家、知名教育學者及溝通專家與大學教授等多重身分。他凝聚40餘年的教育經驗與專業見解,結合大眾讀者在職場及人生各階段面臨的情境題,精煉出培養鈍感能力的操作指南。
譯者簡介_李彥樺
1978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
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譯有《賽局思考練習簿》、《最強工作習慣》、《再忙也不會出錯的完美工作執行力》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