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自學網
  • Smart自學網 財經好讀 輕理財:達人開講 當爸媽過了65歲,擔心父母發生意外狀況、醫療費用暴增⋯添購保險是好選擇嗎?
    輕理財 > 達人開講

    當爸媽過了65歲,擔心父母發生意外狀況、醫療費用暴增⋯添購保險是好選擇嗎?

    撰文者:洪哲茗、邱茂恒(查爾獅) 更新時間:2024-12-3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過去幾年的執案經驗發現,現代人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不再根深蒂固,所以孝養費已經不再是青壯年家庭的必要支出。然而,孝順父母仍然是東方家庭的傳統美德,平常不需支付孝養費的情況下,一旦父母遭遇一些重大意外,或是重大手術、住院,甚至慢性病治療等大額費用,勢必仍落到子女身上。

    小安與小虹是北上奮鬥的北漂族,已經在台北買房定居、生子。然而兩人的父母分別遠在台中、台南,雖然父母目前的身體還算硬朗,財務狀況應該也還過得去,所以都沒跟小安小虹固定拿孝養費。但是小安夫妻相當擔心,萬一父母發生意外狀況,是不是要先做好大額醫療費用的準備?

    小安與小虹的擔憂,是許多青壯年家庭的共同寫照。不過,要如何準備好這筆醫療預備金,必須視不同的家庭狀況來做準備。以下幾個重點,是規畫這筆預備金時須注意的地方,讀者可依自身情況適度調整。

    1.老年投保,須審慎評估保費支出

    「是不是需要幫爸媽添購一點保險,來減輕自己的負擔呢?」小安問道。這確實是相當直覺的反應,因為經過完整規畫的小安,知道正確地投保保險,可以在意外發生時,變出大錢來拯救全家的經濟。

    然而,小安夫妻不清楚父母的資產狀況,更不曉得父母買了哪些保險,讓身為「三明治族」的兩人,著實傷透了腦筋。

    準備父母醫療費用的第一個重點,是先盤點「錢從哪裡來」,可以是兄弟姊妹間協議分攤、父母資產變現、社會保險資源等等,並不是只能靠保險來轉嫁。

    再者,即使父母身體狀況佳,可以投保健康險,每年高額的保費也不見得是最佳選擇。以國內某家壽險的實支實付保險費率為例(如下表),相同保障情況下,兩位年邁父母每年必須多支出5.7萬元保費(計算如下:38,909+34,054-7,021-8,716=57,226),不論是誰來繳這筆錢,都是一個負擔。

    另外,如果投保的是有續保年齡上限的險種(上面舉例的保險為80歲),那麼之後一樣會面臨無險可保的狀況。

    所以,如果要採用投保的方式,轉嫁醫療費用的風險,建議仍然要請父母提供詳細的財務資訊、保單狀況,再請專業的保險人員進行評估與投保,才會是比較理想的方式。否則,在不清楚父母實際保障的情況下,貿然投保反而可能造成浪費,不能把預算花在刀口上。

    2.資訊不明、體況不佳時,可考慮意外險、意外醫療

    使用意外險組合,是不得已的選擇,在不清楚父母保障或是資產狀況下,若想減少浪費保費的情形,可以選擇各家保險公司的意外險專案。

    不過,如果父母是退休族,可能投保的額度也無法太高。再來,一般意外險專案也可能設有續保年齡上限,若是年紀超過上限,就可能無法投保,或是必須改用銀髮族專案,但是保費也可能大幅增加,一樣必須斟酌使用。

    而且,意外險雖然相對便宜,但是別忘了,這部分的保障就沒有涵蓋因疾病而出狀況的範圍,依然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3.提撥父母醫療準備金

    不論發生什麼事,擁有可以變現的資產永遠是最佳的保障(千萬別以為買了保險就什麼都會賠,保險有很多除外條款)!這樣的原則同樣適用於提撥父母的醫療準備金上,準備方式也可依情況分為以下兩種:

    ①父母體況不佳
    倘若父母身體狀況已經開始惡化,小病不斷,隨時可能必須動用醫療準備金時,建議是以銀行存款的方式來準備,可以一次提足或是分批提撥。存款畢竟是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在隨時可能要用的情況下,會是最佳的選擇。

    ②父母體況尚佳
    假如父母身體仍然相當健康,在相對有足夠時間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投資方式來準備,可以抵抗通膨,但是也不能太過積極,每月定期定額投入股債比3:7、5:5的投資組合,會是較佳的選擇。提撥後專款專用,假如父母一生健康、都沒使用到這筆錢,當然是最好,這筆資金也不至於被通膨影響,減少了購買力。

    小安與小虹聽完我的分析與說明後,決定採用分批提撥、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開始準備父母的醫療預備金,每月定期定額5,000元,直到該筆投資的金額達30萬元為止。

    小虹分享道,過去從來沒想過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準備父母的醫療預備金。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減輕他們的擔憂,可以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同時也考量了他們的整體財務狀況,不會耽誤到其他財務目標,像是教育金、退休金的準備進度。

    提前溝通、做好規畫,就能防患於未然
    不論是採用上面哪種方式,或多或少都會耗損我們珍貴的財務資源,對於其他財務目標,像是孩子教育金、退休金的影響,也都是可大可小。

    所以,最重要的是,正視財務資源有限的問題,提早與相關人等如兄弟姊妹、父母溝通清楚,並且仔細評估自己能負擔的金額是多少,千萬不要逃避。否則,沒有預先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事情發生時勢必手忙腳亂,而且可能也沒有太多選項,甚至親人間為此大傷感情,絕對不是每個人所樂見的。

    所以,做好規畫,在還能有所選擇時防患於未然,並且依據需求選擇適合的策略與金融商品,才是面對人生中各種風險時,唯一不變的解決之道。

    重點摘要

    1.父母醫療費用及早規畫:父母醫療費用是子女的潛在負擔,應及早規畫,並視父母身體狀況、財務狀況選擇適合的準備方式。

    2.醫療預備金準備方式多元:應評估父母與自身財務狀況,選擇合適的準備方式。

    3.溝通與規畫的重要性:子女是父母的最後財務屏障,兄弟姐妹間應及早溝通,達成共識,才能在面對風險時有更多選擇。

    思考練習

    ◆身邊親友是否曾經發生過,老人家需支出大筆醫療費用的情況?當事的家庭是如何因應的?

    ◆如果類似的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會如何因應?

    延伸閱讀
    照顧年邁雙親,沒手足分擔很慘,有手足只出一張嘴更慘...資深媒體人:長照是條漫長道路,請適時尋求外援
    用「安養信託」建立老後依靠

    書籍簡介_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收支X保險X投資,人生4階段富足全攻略


    作者:洪哲茗、邱茂恒(查爾獅)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7

    作者簡介
    洪哲茗、邱茂恒(查爾獅)
    目前是定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顧問,擁有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證照,曾經擔任過銀行交易室主管。從理工科系轉攻商科,重視數據分析,已協助上百人進行財務規劃與諮詢。
    自媒體:
    洪哲茗獨立財務顧問https://www.ifa-andrew.com/
    定方財務顧問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ingfangtw/
    著作:《精準投資》

    作者簡介
    邱茂恒(查爾獅)
    我是定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顧問,也是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CFP,專長為個人與家庭的收支、保險、投資、財務諮詢與規劃,並擔任相關講座講師,致力於財商觀念的推廣。
    自媒體:
    查爾獅投資理財 https://www.charles-chiu.com/
    查爾獅投資理財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maoheng/
    著作:《精準投資》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訂閱電子報
    1 
    精選推薦
    6/29楊忠憲 掌握股市脈動!圖解多空趨勢型態
    課程好學 6/29楊忠憲 掌握股市脈動!圖解多空趨勢型態 你是否曾經遇過,發現一檔飆股時,股價已經漲上去了,想追卻又怕受傷害?結果等啊等的,股價卻一直不回頭,繼續狂飆向上,等到最後終於忍
    6/29楊忠憲 掌握股市脈動!圖解多空趨勢型態 直播班
    課程好學 6/29楊忠憲 掌握股市脈動!圖解多空趨勢型態 直播班 你是否曾經遇過,發現一檔飆股時,股價已經漲上去了,想追卻又怕受傷害?結果等啊等的,股價卻一直不回頭,繼續狂飆向上,等到最後終於忍
    5/25楊忠憲打破陷阱!消息面判讀核心技巧 直播班
    課程好學 5/25楊忠憲打破陷阱!消息面判讀核心技巧 直播班 你是否曾經遇過,發現一檔飆股時,股價已經漲上去了,想追卻又怕受傷害?結果等啊等的,股價卻一直不回頭,繼續狂飆向上,等到最後終於忍
    5/25楊忠憲打破陷阱!消息面判讀核心技巧
    課程好學 5/25楊忠憲打破陷阱!消息面判讀核心技巧 你是否曾經遇過,發現一檔飆股時,股價已經漲上去了,想追卻又怕受傷害?結果等啊等的,股價卻一直不回頭,繼續狂飆向上,等到最後終於忍
    特別企劃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