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全球貨幣週(Global Money Week,GMW)於2025年3月17~3月23日舉行,截至目前為止,GMW已在全球176多個國家舉辦,影響超過6,000萬名兒童與青少年,並成功吸引4萬416個企業與機構參與。
透過GWM多方活動,推廣正確理財觀
什麼是GMW?GMW是一項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際金融教育網路(INFE)所推動的年度性活動,活動目的是為了提高兒童和青少年的金融素養,確保他們能夠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與理財習慣。
GMW活動包括:
1.金融教育工作坊與研討會:透過課程和討論,提高青少年的金融知識。
2.銀行、貨幣博物館與金融機構參訪:讓學生親身了解金融體系的運作。
3.理財競賽與遊戲:透過實作和競賽,激發學生學習金融知識的興趣。
4.媒體推廣與社群活動:利用社群媒體、電視、Podcast等宣導理財觀念。
5.創意活動與比賽:許多國家會舉辦繪畫、攝影、影片和徵文競賽,讓學生透過藝術創作表達他們的金錢觀念,例如馬來西亞的MyDuitStory短影音比賽,鼓勵年輕人透過3分鐘~5分鐘的影片,展現他們對金融詐騙的認識與金融知識的理解。
6.財經書籍展覽跟與金融遊戲:學校或圖書館會特別舉辦金融書展或透過遊戲方式來推廣,例如羅馬尼亞金融監理局(ASF)推出了棋盤遊戲《金融偵探》,以10個真實的金融故事為基礎,用10張金融教育線索的卡片,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金錢管理與投資概念。
效法GMW,台灣也能提高青少年金融素養
GMW的口號是「學習、儲蓄、賺錢」(Learn、Save、Earn),從2017年起成為活動主題,強調青少年不僅要學會聰明地管理金錢,還要學習儲蓄以確保未來財務穩定,並懂得將來如何創造收入來支持自己和家庭。
我覺得台灣也很適合參考這3個方向,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金融知識:
1.學習(Learn):將金融素養課程納入學校正規教育,從小學開始教授基本的金錢概念,如「需要與想要」、「預算與消費」等,並在國中深化投資與風險管理的知識,可透過桌遊、競賽互動學習。
2.儲蓄(Save):鼓勵學生建立儲蓄習慣,例如透過零用錢管理、365天存錢法或學校銀行計畫,讓學生體驗儲蓄並認識複利,培養存錢與理財的觀念。
3.賺錢(Earn):提供學生賺錢體驗機會,如舉辦園遊會、二手市集等,幫助青少年理解賺錢的辛苦以及認識如何創業。
父母、政府須扮演推廣金融教育的關鍵角色
台灣如何借鏡GMW以推動青少年金融教育?我覺得父母的角色最關鍵,因為父母跟孩子相處時間最長,孩子的金錢價值觀也仿照父母,因此鼓勵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共學財商教育,透過親子讀書、玩桌遊等,共學理財知識,最後一起共管教育基金,讓家庭成為孩子學習金錢教育的重要場域。
其次,政府應納入更完整的金融教育課程,可將相關教育列入必修課程,比照OECD建議,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適合的理財課程,例如小學學習「好好管錢、儲蓄」,國中則開始認識「投資與風險管理」;同時也要進行師資培育,可透過工作坊方式來提升教師的金融教育能力。
此外,金融機構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可多安排參訪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參觀央行、證券交易所、股票博物館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目前有許多金融業者跟媒體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如線上課程或遊戲等,可提高孩子學習理財的動力,這些活動都很棒,可以持續進行。
GMW已經成功影響世界各國,參與國家跟機構也逐漸增加,證明金融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台灣也日益重視金錢教育,如證交所推出國中生分齡教案、金融研訓院推出金探局手遊等,若能借鏡GMW模式,持續強化學校教育、促進金融機構合作、鼓勵家庭一起參與,相信下一代理財應該會做得比我們好!
本文獲「馬哈理財遊樂園」授權轉載,原文:全球貨幣週(GMW)開跑,全世界各國如何推廣青少年金錢教育?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出社會還是理財小白!想擁有更多選擇權,馬哈建議父母這樣教理財
▶不只孩子,大人也常犯的5大「理財誤區」!親子理財達人帶你向猶太人學財商
▶要幫孩子存多少教育金?7成父母計畫年存10萬,4建議教你不壓榨生活成功儲蓄

小檔案_Moneybar
moneybar是財經商業社群網站,幫助你實現財富自由,快樂退休。我們打造「個人化」財商FQ知識,提供:國際金融資訊、台股及ETF投資趨勢、高手實戰經驗。追蹤我們,提升你的 「資」識力,成為投資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