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全球股市漲聲響起,到海外淘金成了全民運動。根據央行統計,今年上半年國人對外證券投資,達224.56億美元(約7,300億元台幣),如以半年為單位來看,此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海外基金熱賣,國內投信也紛紛加入戰場,今年來募集的新基金,9成以上鎖定投資海外市場,日本、亞太、歐洲、新興、全球,哪個市場當紅,就會見到業者搶進募集。
不過,在投資人的觀念中,普遍存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觀念,所以買海外基金,多半還是傾向買外國基金公司發行的標的。但是,金髮碧眼的阿斗仔操盤人,真的比較厲害嗎?身處台灣但卻放眼海外的國內操盤人,有與之抗衡的能耐嗎?
答案是有的。以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分類來看130多類基金中,共有全球股票、亞太、環球小型、大中華、歐洲、日本、北美、健康護理及亞太科技媒體通訊……等16類基金,可看到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與境外基金共同角逐。
如果以近1年(截至9月8日)報酬率排序,可以發現16類基金中,有包括全球股票、亞太股票、環球小型企業、健康護理及亞太科技媒體通訊等5類,是由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奪下No.1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