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國巴菲特」美稱的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生富裕優雅,他給年輕父母的建議通常是:把錢投資在子女教育上。
安德烈自己就是一個明證。18歲時,父母送他到一位私交甚篤的巴黎商品交易所經紀人朋友家見習,多虧這段學習經驗,安德烈的父母日後才能在戰爭與共產主義奪走一切的局面下,靠著安德烈的供養,在瑞士安享晚年。
父母早一步指引,就有機會教出下一個巴菲特
現代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多半是:長大後財務能獨立,不要變成未來的敗金女或月光男就已經萬幸,鮮少父母會指望教出一個安德烈,靠著小孩享有富裕的晚年。
其實跟著許多富豪回到童年時期,就可以發現:父母若能早一點提供正確的指引,誰說不可能教養出下一個華倫‧巴菲特、麥克‧戴爾,或是有「股票神童」之稱的司徒炎恩呢?
指引1》早一點讓小孩體會賺錢的樂趣
全球第二富豪華倫‧巴菲特,5歲就已經懂得跟開雜貨店的祖父批貨,在自家門口擺攤賣糖果與檸檬水;6歲時在度假區兜售可樂;13歲當送報童;派報賺到的零用錢再與朋友合夥投資彈珠檯遊戲機。
之後,巴菲特靠著這些會自動生財的機器繼續攢錢,又與朋友合夥買了一部勞斯萊斯出租牟利,高中畢業,已經累積6,000美元存款。別忘了,這是1946年的6,000美元!
戴爾(Dell)電腦的創辦人麥克‧戴爾,12歲時看到同學間興起一股集郵熱潮,就已動念要如何利用這股熱潮牟利,少年戴爾當起同學間的郵票仲介商;16歲時,為某報社拉訂戶,因為推銷得法,一年賺到近2萬美元的佣金。
100個小朋友,99個都是先體會到花錢的樂趣,等到進入社會領到第一份薪水時,才體會到賺錢的樂趣,幼年時期的巴菲特及戴爾,則是那少數的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