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觀察到三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現象。第一個是最上游的土地原料價格。國有財產局去年標售了600多億的土地,今年大概要標出將近300億的土地。我們發現國有財產局是把一些市區的精華土地拿出來標,而且又把底價定到只有市價的六成多,這對建商來說是屬於上等肉,當然會造成搶標。
如果國有財產局陸續把精華土地拿出來標售,地段好的土地價格可能會頻創新高,但是未來這樣的土地供給會日漸稀少,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籌碼會減少,將支撐中古屋的價格。國有財產局趁此時大量拋地,的確是高招,相對地也會助長房價頻創新高。
第二個是預售屋的價格。八德路原本的預售屋行情每坪在35~38萬元,但卻有建案在完工後能創造出48萬的房價,足足多了10萬元,當然賣的時間會長一些,也會較困難。中山女高附近的一個個案,完工後拼命打廣告,價格賣到62~65萬元,超出同區域元大龍江花園的48~55萬元,這種以區域內的價格加價2、3成的作法,圖的是利率低檔,購屋者無限上綱的購買力,讓建商的高獲利得到保障,因為土地日漸稀少,建商一次賺足的心態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