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_黃嘉斌
經歷︰ 光華投信基金經理、統一投信基金經理
現任︰ 一銀證券協理、AAFM金融管理師
股票投資是一條漫長的路,再厲害的高手都有滑跤的時候。所不同的是,有人懂得在套牢時,還有方法與步驟減少損失全身而退,有的人卻坐視不管,最後血本無歸,這中間的差別就在於「危機處理」而已。
什麼時候該進行危機處理?我必須很慎重的提出警語:「當投資部位出現重大虧損,就是要進入危機處理的時候了。」
按部就班 為自己投資進行診斷危機處理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的步驟,目的是要「安然度過存活下來,不要被市場強迫出局,最後連扳回的機會也沒有。」因此,首先我們必須先針對融資與否,跟持股比率進行診斷,這部分屬於風險控管,目的在避免投資失敗提早自市場畢業,這時候通常要先確認以下3個重點:
1. 手上的現金是否足夠將全部股票作融資償還。這點非常重要,藉由擴張信用的方式投資,當失利或市場趨勢改變時,這些借來的錢會讓人賠得更慘,尤其是自己沒有能力將融資償還,就表示投資金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這時候應該盡快將持股降低到可以完全換成現股的金額。
2. 這些持有股票的市值增減,對生活有沒有影響。引述投資大師柯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的話:「只有長期不須動用的資金,才可以拿去投資。」我們見過太多失敗的例子,不是對趨勢的方向研判錯誤,而是因為口袋不夠深,無法等到市場來證明你是對的就被淘汰了,這是犯了持股策略的錯誤,此時,只要減持部位到可以長期抗戰的水準,還是有機會反敗為勝,反之,固執硬撐,往往是斷頭出場。
3. 在資產配置上願意持有的股票上限為多少。
超出目標上限部分,就要降低持股,或許有人說:「部位下降後,萬一漲上來就沒辦法回本了,而且投資不是強調不追高殺低?」當然啦!若是斷章取義的解釋的確無法反駁,但是不要忘了,這個前提是投資決策在正確的軌道中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