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動盪,投資人都想幫資金尋找最安全的避風港,因此強調「保本」、「保值」的保險商品,也從去年底開始,取代了共同基金、結構債等投資商品,成為銀行理財專員主要的銷售商品。
但是到銀行買保險和傳統透過壽險公司的壽險業務員買保險,仍有些型態上的差異,ING安泰人壽副總經理張全福比喻,「到銀行買保險像是到藥房買成藥,理財專員會提供選項,供民眾自行選擇;透過壽險業務員則像看家庭醫生,可以詳細問診,量身開立藥方。」
保險僅是銷售產品之一 難以深入考量客戶需求
張全福進一步解釋,壽險公司透過銀行銷售的產品多數以簡單、短期商品為主,而銀行理財專員可銷售的產品相當多元,保險商品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在銷售過程裡,不見得會以客戶的保險需求為考量,而是以銷售為目的。基於保障投資權益,民眾在面對理財專員的銷售時,應該要懂得問對問題,避免買錯保單,而產生後悔解約、投資虧損等副作用。
針對「銀行保險通路品質調查」已經進行長達3年的研究調查的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彭金隆則指出,在調查過程中,實地走訪近百家銀行後發現,理財專員在銷售保險商品時的「專業品質」,可以透過下列5個問題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