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們的「理財健診」單元大改版。首先登場的董小姐一家,原本因為自認錢太少,所以「不敢」想退休規畫,以為理財是有錢之後才能做的事。在釐清觀念,全家一起討論出理財目標,把家庭現金流重新規畫後,現在,全家一起存錢,彼此鼓勵。理財團結了家人,也讓他們找到新的生活動力。
這個故事引發許多讀者的共鳴,也讓我想到,副總主筆方德琳策畫的本期封面故事「存錢就是賺錢」時,提到一般人常常以為:賺愈多才能存愈多。所以,薪水少,就不可能存錢,要存錢,等加薪之後再說。
事實卻不是如此,一般人是賺愈多、花愈多,百萬年薪的月光族在台灣是愈來愈多。要打破這個迷思,你必須改變觀念:存錢是從存小錢開始!馬路上賣玉蘭花的阿桑,都能從賣一朵20元的玉蘭花開始存錢,為什麼你不能?
為了把這樣的觀念教給小孩,我們家一進門的玄關處,放了5個撲滿,每個家庭成員有一個。每天回家,我會把褲子口袋裡剩下的零錢平均投入撲滿中,就這樣投了大概4~6個月。最近,因為四川大地震,孩子上主日學說要捐錢賑災,於是,我們決定,把其中錢存得最「飽」的一隻小豬「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