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上市櫃公司第1季財報及4月份營業收入剛公布,請問如何判斷公司本業獲利能力是否真的好轉了呢?能否舉一些例子做說明?(網友 bc0715)
A:損益報表及資產負債表的編製都是以「權責發生基礎」(又稱應計基礎)為基本假設前提。一般投資人在看公司的財務報表時,最關心、也常常最想了解的是,自己有興趣的公司每股獲利多少?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每股盈餘(每股EPS)。但每股盈餘其實就是按「應計基礎」所計算而來,它不代表每股可以賺到的現金水準,況且,每股盈餘尚含有非本業營運所創造出的非常態性收入,這些非常態性收入很容易使投資人誤認為公司營運大幅好轉,而付出過高的價格買進該公司的股票。
筆者建議,當你拿到公司的損益報表時,先了解幾件事:Σ該公司在這段期間的累積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其成長率是多少?(俗稱YOY成長率)Τ該公司在這段期間的本業營業利益相較去年同期,其成長率是多少?Υ比較一下兩個成長率,是否後者大於前者,若不是,可能是公司本業獲利能力並沒有真正改善。最後再比較一下,從年初至4月的累積營收年增率是否大於第1季財報1~3月的累積營收年增率?若不是,可能就是營收動能轉弱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