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好讀 > 股票:存股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118期
3大商機,官股金控成長動能最強
侯乃鳳:台灣金融業 重返成長軌道
撰文者:張國蓮
2008-05-30
瀏覽數:16,518
此雖台灣個人偏向自行操作習性有關,但也與台灣這幾年政治上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理財態度傾向保守有關,因此,當未來整個大環境開放與不確定因素降低後,侯乃鳳預期,消費者在理財態度上會有某種程度的改進,這將是銀行發展業務很好的起點。此外,產品本身也持續地進步,2年多來,國外銀行併購國內銀行,並引進財富管理產品,讓金融商品更加豐富。
客戶方面,財富管理不像放款,客戶借了錢就會持續生利息,而是收一次性的手續費,接下來要再收手續費就要再想辦法。因此,除了一般消費者外,中小企業主將是下一波個人財富管理最大的需求者。
侯乃鳳觀察發現,官股銀行開始針對現有客戶在消金與企金作跨售,這是新增的潛在成長動能,因為不只是作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更進一步是海外市場服務、企業金融服務等,這些都是手續費的來源,侯乃鳳樂觀預期跨售的潛在商機。
侯乃鳳舉出實際數字做佐證,目前整個手續費(財管、信用卡、企金、其他等)占銀行淨收益約20%,比2002年~2003年的7%~10%,持續增加,代表整個市場仍在成長,且主要由大型行庫主導,大者恆大趨勢不變。
雖然大的金控都有機會,但侯乃鳳眼中最看好的是基期較低、據點多,客戶層廣的官股金控,因先前經營效率不足,現在的成長空間反而大,短期內比較容易勝出。至於民營金控業者,挑戰在於舊客戶滲透度高,該如何於未來1年~2年,挖掘新客戶以維持高成長動力?
〈商機2〉海外市場 是否複製經驗擴大手續費收益
以全球角度來看,侯乃鳳不認為台灣的銀行規模有太大的優勢,但若要從中發掘具相對優勢的銀行?大型銀行,尤其是海外據點多的官股銀行顯然是不二人選,相對於一般民營銀行會有較好的立足點。
至於業務方面,目前80%~90%海外獲利來源還是利息收入,且以企金為主,相較於台灣本土逐漸偏向手續費的經營模式仍有相當差距。侯乃鳳再次強調,未來海外的獲利來源是手續費,銀行一定要把台灣成功的消金或企金業務複製、移植到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的手續費成長空間才會變大。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