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在今年2月12日貶破34元關卡後,14個交易日內再破35元,最低來到1美元兌換35.297元新台幣,幾乎碰觸35.3元的所謂「彭淮南防線」。
接下來12個交易日,新台幣又迅速升破34元,到3月19日收盤,共升值3.89%。短線匯率雖巨幅波動,但新台幣中期仍呈貶值格局,定存族不妨趁這波新台幣反彈,買些美元賺匯差。
美元在2008年第3季之後迅速狂升,美元指數(編按:美元對6個主要貨幣經加權的幾何平均數)從去年第3季的72.22點,迅速彈升到今年3月初的89.62點,漲幅約24%。新台幣匯率亦跟隨國際美元走強而迅速貶值,同期間貶幅達16%。
不過,就在媒體和市場全面看貶新台幣聲中,3月底情勢又告轉變,隨著市場傳聞熱錢流入,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定出手買美債,引爆國際美元重挫,市場又開始預期美元會大貶、新台幣將升值。
亞洲競貶搶單 新台幣仍將回貶
新台幣到底會怎麼走?3月3日,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的答詢早已揭露答案。彭總裁當天告訴立委,美元是對所有貨幣升值,相較他國貨幣,新台幣是相對穩定,但未來一旦市場發生因「偶發性的過度波動」時,央行將在適當時機採取適當措施,以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彭總裁這番話,我們應好好推敲。從美元指數看,美元過去8個月確實對所有幣別都呈強勢。至於新台幣,2009年以來新台幣的波動度(編按:指最高、最低與均值的振幅)約3.8%,日幣約6.7%、韓元約12.3%、歐元約7.1%、英鎊約6.5%、澳幣約7.6%,以今年看,新台幣波幅的確相對較小,但波幅小不見得未來不會續貶。
面對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出口數字都呈衰退,央行主要任務既然是維持經濟成長與穩定物價,在經濟成長注定將大幅衰退下,央行能做的就是讓匯率適度走貶,看能否刺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