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台灣藥廠還在構思如何從化學藥市場殺出血路時,只有東洋、晟德、中天生技等3家藥廠,決定大舉投入蛋白質藥領域,身兼東洋和晟德兩公司董事長的林榮錦甚至斷言:做蛋白質藥,才是台灣製藥產業未來的活路。
問題是蛋白質藥從研發到實際回收,時間至少耗時5~6年,每種藥的投資金額更是以5億元起跳。要切入這種高資本、高技術、回收時間又長的產業,前述3家公司是如何布局?公司的財務能否負擔?以下是我們的分析:
東洋(4105)—研發抗癌蛋白質藥
東洋(4105)—研發抗癌蛋白質藥 現有競爭力
1.專業抗癌藥廠:
鎖定抗癌藥品發展,並積極拓展外銷。
專治乳癌的小紅莓微脂體,東洋是全球唯二能將抗癌微脂體(Liposome)藥物量產的公司,目前供不應求。
2. 海外市場大成長:
外銷占營收比重今年達3成,明年將提高至5成,2015年估計可達8成以上。
今年將與越南代理商合資成立子公司,東洋持股60%,拓展當地市場。
東洋目前擁有17張國際藥證,明、後年將分別增加到40、60張,海外市場獲利將快速增長。
3. 拓展其他藥品:
協助大陸轉投資的上海旭東海普,積極發展心血管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