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美國聯準會(Fed)宣布施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我曾在香港的報章上以「貶值壓力增,美元成強弩之末」為題,說明了美元將大幅走弱,原因是美國政府再次陷入龐大預算赤字,美國企業的管治問題普遍受質疑,而美國資產的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實在不能令投資者滿意。
4大原因,保持悲觀看法
半年後的今天,美元指數已下跌了10%,澳幣兌美元更升值了25%,我對美元的看法,仍然保持悲觀,原因如下:
第1,美國做為全球資金集散地的角色已被淡化。美國國庫債券傳統上是全球風險最低的投資工具,但隨著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最大的買家如中國及日本都表示了憂慮,新上台的日本民主黨政府,已經有減持美國國庫債券的說法。
美國半政府機構(如房利美和房貸美)的債券,曾經是投資世界的寵兒,但次級房貸風暴後,外國投資者都望之卻步,自從2008年7月至今,全球央行都是美國機構債券的賣家。美國從外國舉債的能力下降,影響美國整體國民生產總值,美元幣值必然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