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雜誌 > 先賺股再存房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138期
論規模成長、平均績效,香港都贏台灣
台股基金投資 外熱內冷
撰文者:胡健蘭
2010-01-27
瀏覽數:15,002
資源稀釋、短進短出 導致基金規模績效不亮眼
台股一般型基金,2009年只有不到40%的基金打敗大盤,也就是說,超過60%的投資人,與其買台股基金,還不如買交易與管理費用更低的台股ETF,而吊車尾的數檔台股基金,去年績效甚至只有20%、30%多,實在傷透投資人的心,買到這類基金當然很失望。
儘管以香港9檔台股基金跟台灣93檔台股基金比較,在比較基礎上有落差,不過這也凸顯出,台灣的台股基金在部分業者濫發、不顧品質的情況下,拖累了整體表現。
基金檔數多,造成資源分散,無法達到合理的經濟規模,導致惡性循環。香港台股基金平均規模約新台幣50億元,大幅超越台灣台股基金平均規模約20億的水準,投信投顧公會祕書長蕭碧燕直言,不少台灣投信發行過多的台股基金,稀釋掉每檔基金的流入,是主要的原因。
黃書明認為,國外發行的台股基金,每家資產管理公司幾乎都只有1檔,可以將資源集中在同一檔基金,好好的維護,但是反觀國內投信,有些公司發了許多性質重疊度過高的基金,就容易稀釋掉資源,導致基金規模撐不大,績效也照顧不好的結果。
不過,黃書明也提醒台灣投資人,因為習慣短進短出的操作方式,造成台股基金規模難撐大,不少投資人只要基金一賺錢就贖回,就會出現基金績效雖好,但規模沒法跟著膨脹,甚至績效暴起暴落。
雖占地利之便、成本低 投資仍須留意2原則
無論如何,台灣的台股基金操盤人因為有地利之便,能夠比外資更深入了解台灣企業的變化,而且台灣台股基金的申購成本,也大幅低於香港發行的基金(香港基金申購手續費率約5%,台灣約1.5%),但因為台股基金數量太多,投資人更要睜大眼,才能選對基金。
綜合蕭碧燕、黃書明及基金專家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的分析,建議投資人在挑選或投資台股基金時,必須留意以下幾個原則: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