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她接受親戚的建議,決定開計程車。20歲那一年,花1個月時間準備,考上職業駕駛執照,從此展開兩年的計程車司機生涯。在寒暑假時,她每天開8小時,平均每個月可以賺到4萬元;開學後,則只用課餘開學後,則只用課餘時間開車。就這樣邊開計程車、邊念書,升大四的暑假竟存到人生第一個10萬元。
那時,蔡姵纓的存錢目標,除了籌學費之外,又多了一個,就是想存100萬元出國念書。有了新目標,工作、存錢動力更強。畢業前,她先找到一份網路記者工作,起薪2萬7,000元。為了加快存錢速度,一年半後,她自動請調到業務部門,薪水增加到每月6~7萬元,結果,出社會兩年,就存下30萬元。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朱浩民指出,理財的起點是「存錢」,若能像蔡姵纓這樣設定目標存錢會更有動力,不過,定好目標,一定要再擬出具體的每月存錢計畫、為這個理財目標開一個夢想帳戶,每月領到薪水就固定撥款存進去,如此存錢才會快。
事實上,投資大師也是儲蓄的實踐者。已故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John Marks Templeton)成長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他和太太結婚後就約定,每個月從薪水中拿出5成存起來,並用於投資,即使在大蕭條期間都如此。靠著堅持「紀律、多存錢、聰明投資」,締造今天資產達5,868億美元的坦伯頓基金王國。
不過,坦伯頓強調的是「聰明投資」,蔡姵纓存了點小錢後,也開始留意各種投資管道,可是卻因為急著想要錢滾錢,最後跟父親一樣栽在股票上。
蔡姵纓聽從朋友建議,大膽進場融資買股,沒想到一檔晶豪科(3006),竟讓她買進3天就被融資追繳。存款已經全部砸進去的她,手上沒錢,又不願斷頭,只好去辦年利率高達20%的現金卡,湊了5萬元應急。可是股價繼續跌,幾天後錢又不夠,她回家向奶奶求救,拿奶奶名下的房子做擔保品,再去向銀行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