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投信、法人、建商和高資產族,不斷邀約我去演講或是餐敘,因為他們想知道:來到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接下來,到底會何去何從?他們同時反映出一種擔心:不知手上滿滿的現金該做何種投資?
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此刻似乎正處於風雨中的寧靜。兩岸政府簽訂ECFA 雖為市場帶來長線利多的期待,但是,政府接連打房的動作,從中央銀行升息、鎖定市場投資客出擊,再到傳出擬對財團土地融資做限縮,這些短期利空已讓市場追漲買盤停了下來,整個預售市場明顯轉冷,銷售率、銷售量統統下滑。
依我觀察,目前市場開價和實際成交,落差有一成多至兩成的幅度,這現象證明整個市場買氣已經緩了下來;但在標售市場,壽險公司和那些滿手資金的台商、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高資產族一樣,不斷上演有錢人追漲的戲碼,這個現象前因後果很清楚,我好奇,為什麼政府卻看不懂?其實,台灣地產市場熱絡,主要是因為市場資金沒去路、來自法人壽險公司的買盤迄今還沒有補滿貨,結果造成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的籌碼。可是,有些學者卻把它解釋成單純的炒作,再鼓動政府,對財團進行打壓,去限制土融建融、收緊建商的資金活水。
一個站在岸邊數鴨子看水紋的人,如何能知道池中有多少魚?今年已過了3季,第4季,如我先前所預測的,整個市場會趨於平靜,但你不會看見房價有任何的下修。因為市場絕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和撼動的,同樣的,分析及陳述市場事實也不代表認同炒作。
懂投資的人都知道,「趨勢」乃是市場最偉大的力量。我看到,台灣房價現在是支撐在4根柱子上,要它馬上泡沫化其實是困難的。而這4根柱子,第一是資金太多,再來是台北市的土地供給太少、需求卻太強,再加上中央銀行又把市場利率壓得很低。這4根柱子撐起整個台灣、尤其是台北市的房價,讓學者所謂的房價大幅下修不易看到。
也許在不斷的政策打房後,台灣有可能會看到房價追漲動能趨緩、成交量萎縮,進而使得房價下修的情況。但是,要說台灣房價已經泡沫化、已經到忘了我是誰的地步,甚至預測未來1~2年房價會下修15%~20% ,我只能說,這樣的預測根本不準確。而且如果真是這樣,那倒楣的肯定是台灣的銀行,恐怕得再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