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單身,在教會擔任祕書工作,家人都住在台北,我則一個人在台中,住在教會提供的宿舍裡。在我們的教會職工中,我算得上是理財最活躍的人,因為從2001年畢業後開始上班,領到人生第1份薪水起,我就開始定期定額買基金。
從小,媽媽便教我:賺了錢,要存下來,不能全部花光光。但是我又不想像媽媽那麼保守,錢都存銀行。希望能用錢滾錢、透過投資獲利。當初選「基金」投資,是因為大學時代,身邊同學會討論買哪一檔基金最賺、哪一個市場很紅,印象中,聽到的都是賺錢居多,因此我便認為,基金一定是可以幫我賺錢的好工具。
果不其然!當年我月薪才2萬4,000元,每月拿出6,000元定期定額投資2檔基金,並開始上網研究基金討論區裡的資料,看看哪些基金比較夯。投資3年多,2檔基金獲利超過30%出場。第1次投資就賺錢,讓我見獵心喜,當我薪水開始遞增,投資基金的預算跟著加碼,只要是網路上的熱門市場,我幾乎都買,但都以定期定額為主,不敢嘗試單筆投資,因為感覺風險很高。
「買什麼、賺什麼」的神話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破滅了,那是我第1次嘗到投資基金虧錢的經驗。不過,我並不灰心,反正報章雜誌都強調,買基金長期持有、透過時間累積的複利效果一定可以轉虧為盈,因此我目前還有6檔基金持續扣款中,但平均報酬率為負9%。
除了基金,我還買很多張保單。2002年時,有教會教友推薦我買保單,且第1張保單-防癌險的保費還是她幫我繳的,因為她這麼大方,接下來2個月,我就陸續跟她買了6張保單。沒想到,隔年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繳費通知,我才知道:原來這張防癌險要繳費20年!我認真一算,這些保單1年總共要繳6萬元保費,這還不包含當初1張才買1年、隔年就解約的儲蓄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