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反映落後資訊 並非不能參考
為什麼看本益比投資常會賠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張圖表—近4年台股指數及台股本益比的對照圖:
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前台股的本益比一直維持在15~20倍之間的合理範圍,甚至在2007年底出現指數愈高、本益比愈低的「背離現象」,隨後2008年台股崩盤,本益比隨之不斷下修,直到2009年多頭強彈時,又出現本益比高達3位數的反常現象,到了2010年初指數高點本益比又回到20倍以下的低檔……。
看著暴起暴落的台股本益比走勢,聰明的讀者應該馬上體悟到:「跟著本益比做股票,沒死也去掉半條命」的真理!
為什麼本益比如此不可靠?經過長年觀察思索,我總算歸納出下列幾點原因:
1.本益比的分母為「預估每股稅後盈餘」:既然為「預估值」,因此只能反映已知落後資訊而無法保證未來實際獲利成果。
2.本益比的估計乃根據過去幾季的財報計算推估易失準:某些行解讀本益比選股的奧妙業有明顯的「淡旺季」(如百貨業),容易推估失準。
3.若干景氣循環個股的盈虧起伏極不穩定:如營建、DRAM、金融、鋼鐵,於股價高檔通常出現低本益比,股價低檔反而出現高本益比或虧損。
4.股價巨幅波動時,獲利數據未能同步更新:故有「分子分母時常不同步」的問題,此乃本益比評價的先天缺陷。
學會6原則活用 照樣能選出投資好標的
從表中看到台股本益比前10低的個股被「紡織、鋼鐵、營建、金融」4類股包辦,你或許會問這結果合理嗎?你可能也會想,本益比既然有這麼多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直接丟掉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