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上任以來,央行證實已有數千億元資金匯回國內,不少早年前進大陸經商的台商也敲鑼打鼓回台,或投資企業、或投資房地產,推升台北市精華地段豪宅價格愈墊愈高;加上後續開放檯面上陸資的投資等,市場資金不虞匱乏,存在於檯面下的資金規模,甚至較檯面上一波波湧入的資金更龐大。
過去台灣對兩岸資金管制嚴格,不少企業為了發展,只好將資金以各種名義匯出投資;現在,這些2,000萬、2億元的出走資金,已經變成20億、200億元,卻苦無機會回來,這樣的資金浪潮至少也從兆元起算。在ECFA之後,若管道透明了,金錢流通可以更通暢。
在兩岸三地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下,位處戰略地位的台灣,有機會成為三資(內資、外資、陸資)匯流的中心。尤其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修正,海嘯過後的資金配置流向亞洲,加上回流的台商資金與兩岸通貿、通匯的金流⋯⋯小心!當鈔票淹沒股市的時候,除了強迫自己要多用大多頭思維面對行情走勢,更要將基本面分析的架構槓桿化,加計「乘數效果」,才能真正認清台灣正處於千載難逢的時代裡。
台股底部位置墊高 指數3000點難再現
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Arrangement,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 之前,1980年代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為6.78%,而1990年代,因經濟體成熟,平均GDP成長率降為4.0%,當時港股恆生指數區間也僅在8,000點∼1萬7,000點間來回震盪。
但是2003年6月與中國簽訂CEPA後,對香港經濟發展的影響開始出現推波助瀾之效,2004年∼2007年平均GDP成長率為7.25%,而恆生指數更一路逼近3萬點,金融海嘯後,股市回檔也能守在萬點之上,指數波動的大區間墊高至1萬2,000點∼2萬5,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