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業者全都慘澹經營,聚隆自然無法倖免。周文東說,最慘的時候,曾經幫客戶弘裕紡織代工,賺5%的加工費,還曾積欠員工薪水,延發5個月之久。不過,在這段慘澹經營期間,周文東堅持一定要讓現金流進公司,因為「只要現金能進來,工廠就能繼續開工,員工就能留住!」撐過金融大海嘯,聚隆不僅等到景氣的春天,還等到一波大成長的開始。周文東分析,現在台灣尼龍的月產能比10年前少了整整1萬噸,相當於2家上市紡織公司的產能。現在就算擴廠去買全球最新的抽絲設備,不管是日本還是德國設備廠,此刻訂機器,最少都要2年後才有辦法交貨。
洞燭機先》
購併老廠豐富產品線 奠定3項競爭優勢
因為產能無法快速拉高,代表市場短期內不會有生產過剩的疑慮。於是,周文東開始積籌資,用於收購、整併同業的工廠或舊設備,前後共收購耐隆、華汭、豪傑等3家公司的設備和廠房。在景氣復甦初期,靠併購老廠提升產能,讓聚隆出現以下3個有利的情況:
1.產能擴增,成本卻往下降:
周文東分析,買進其他老廠的設備,只需要原來造價的3成,主要成本是整修、配管配電支出,比買進全新設備更是便宜許多。再透過聚隆整合、提升效益,在產量提升的同時,卻能降低1~2成的成本。
周文東說:「以前400個員工,每個月做2億元營業額,現在員工還是400人,每個月卻能做5億元營收。人不變但產能增加,代表成本往下降了!」
2.增加高毛利產品,產線更完整:
不僅成本往下降,整體產品競爭力更明顯轉強。聚隆因為收購同業耐隆的斗六廠,接著收購華汭的紡絲設備和機台,再來又買進豪傑的假撚機台。
一連串購併動作,對聚隆來說,不僅是產能增加、成本降低,更大的意義是聚隆的產品線更加完整。舉例來說,聚隆及耐隆實業,雖然都是尼龍抽紗廠,但產品結構不同。因此購併耐隆等同業後,聚隆不僅可以增加產能,還增加不同的產品線。2010年11月起,該公司就新增ATY假撚機,這是能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紡棉紗」的機台,可以生產出觸感接近天然棉花、強度更佳的尼龍絲,毛利與售價都比舊產品更好。周文東說,現在「紡棉紗」不僅價格好,市場還非常搶手,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