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著作《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書中提到了許多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理論。而這些理論大體上都建立在一個已經從實驗中證明的結果,那就是費曼所建構的「多重歷史論」。
所謂的多重歷史,簡單說,就是任何一個事件,是由所有可能導致這個結果的歷史所構成,並非如我們的真實觀察中所看見,事件的全貌僅用一個單線發展的結果就可以概括。
比方說,你在真實世界踢出一顆球,如果根據牛頓定律,這顆球應該會以拋物線的狀態以單一路徑往前飛行,最後則會落在遠方的某處;如果你能事先知道這顆球的相關資料,例如它的體積、重量以及踢球時的角度和力道等,我們就可以在你尚未踢球前,先預測這顆球的行徑路線,並且準確預測其落點。
然而在量子環境中,這顆球將會經過你踢球的位置及球落下的兩點間的所有可能路徑,其中包括你仰望的星星以及早餐中的果醬。而從多重歷史的架構中,量子學家又據此發展出「多重宇宙」的概念,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中的其中一個。
這些聽起來似乎很荒謬,而且會引起世界大亂。所幸這些理論所描繪出來的狀況,並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真實感受,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我們對事件的觀察,僅對觀察者有意義,而根據人類觀察這些事件,所發展出來的定律或法則(例如萬有引力),則幾乎已經可以解釋我們所了解的許多現象,因此滿足了需求。
許多現象迥異直觀認識
「真實」將重新洗牌定義
然而,從科學家的角度來說,既然是定律和法則,自然就不應該有例外,而在量子環境下的許多現象,由於迥異於我們對這個世界以至於宇宙的直觀認識,使得人類必須重新去架構新的定律或法則,以符合這個世界的真實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