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國政府這次的「十二五」計畫,明白宣示,過去30年中國的發展是以「量」為主,目的是滿足民眾需求,然而下個30年的發展將是以「效率」為主,將逐步淘汰高耗能汙染性工廠,換上先進的生產方式與設備。
其中,生產模式的轉變,將會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變化。何墨池說:「生產產品和提供價值,是兩回事,中國正要促進這個轉變。」從量到質,以及從投資基礎建設到購買服務,這種從第2級產業往第3級產業發展的過程,正是歐美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提供價值服務的最佳契機。
運輸影響經濟》
卡車銷量居冠非好事 代表既沒效率又不環保
反映到汽車市場,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相當風光,一般轎車銷售量超過1,800萬輛,成為世界第1大汽車市場。同時,重型卡車的產銷量也首度突破100萬輛,同樣創下全球最高,而且中國重型卡車年銷量甚至占到全球銷售的半數以上。
「一個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7%的國家,為什麼會消費全球50%的卡車?」何墨池直接在自己的部落格中點出這個問題,同時分析中國卡車銷售量全球第1根本不是件好事,因為這代表中國整個運輸事業沒效率、不環保。同時,他還預測未來中國車市不會再像2010年那樣出現噴發式地擴張,成長速度會稍微減緩,至於最大問題會是在燃料。
因為目前中國平均每1,000人擁有120輛汽車,歐美成熟市場則是每1,000人擁有700輛車,如果中國市場要趨向歐美市場水準,燃料消耗量起碼會增加近5倍。
問題是中國已是石油淨進口國,用油量飆5倍,全球油價肯定會被中國人買上去,中國政府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何墨池認為,中國政府勢必要發展新能源車和電動車,目的是要滿足消費者對車的需求,但又要避免對石油太過依賴。